微信分享图

1981 张大千 少陵诗意 手卷

少陵诗意
拍品信息
LOT号 1981 作品名称 张大千 少陵诗意 手卷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45×600cm 创作年代 --
估价 4,800,000-6,000,000 成交价 RMB 5,712,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手卷
著录:《新金陵与海上名家精品集》图155,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5月。
款识:永吉老兄酷爱拙画,偶得片楮,珍若球图。予亦以赏音报之,曾许一年一卷为之张壁,此其第四者也。乙亥十二月既望,蓬莱于非厂、析津黄蛰庐过我寓斋,纵谈绘事,兴酣落笔,风发雷转。此二丈有奇之长卷顷刻而就,二公为之鼓掌,予亦自忘其丑也。明日来津,误携行箧中,永吉老友寓取求索赠,遂题其后归之。大千张爰。
印文:大千眼底、高寻白帝问真源、蜀中张爰、大千豪发、人间乞食
溥儒题引首:少陵诗意。心畬。印文:溥儒、长乐鸳鸯
展览:“海上升明月—海上画派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5月。
说明:上款人白永吉京城餐饮界名人。
张大千与春华楼白掌柜的书画情谊
旧京和平门外五道庙,有一家饭庄—春华楼(有人把春华楼列为京城“八大楼”之一),北平解放前歇业,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但由于当年文人、画家多会于此,尤其掌柜白永吉与张大千的关系,留下了一段画界领袖与餐饮界高手交好的佳话。
张大千是闻名海内外的大画家自不待言,而白永吉的出名则与张大千密不可分。白永吉曾被誉为“北平第一名厨”,张大千到北平必至春华楼,白永吉以掌柜身份为张大千亲手烹调。
张大千是一风流才子,钱到手便挥霍净尽。他在春华楼大宴宾朋,白永吉不但不收费,有时还要向张大千提供零用钱,按张大千常用的话就是“把几个铜板”。但是他俩绝不是金钱与酒肉的关系,而是对书画的共同爱好。张大千曾答应每年给白永吉画一幅长卷,至于中堂、条幅与扇面更是不在话下。
白永吉家住和平门附近前细瓦厂路北,共有三个院落,一自住,一为“菊园”,另一出租。张大千常去白府赏菊。笔者与白掌柜之子白鸿钰兄在灯市口育英中学同窗,常到白家去串门,就曾碰到白老先生陪大千先生在“菊园”赏菊。大千先生当时在中年,但胡须又黑又浓又长,所以有“张大胡子”的雅号。鸿钰兄住南屋。正对房门是一幅大千的四尺整纸荷花。另有几幅时贤书画及多把名人折扇。鸿钰兄成家后分出另过。
“文革”开始后,白老先生虽故去多年,其家仍未躲过“抄家”,收藏书画失散几尽,乃至落实政策,有的发还,有的被“收购”。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华山云海图》长卷(46.3×568厘米),此图画风严谨,青绿金碧设色,用“没骨法”画成。题字中有“永吉老兄索仿吾家僧繇没骨山水,追忆当时情状,写此请正。大千弟张爰,时丙子(1936年38岁)四月既望,吴门网师园”。其后,大千先生又加修润,补题:“此卷初师僧繇法,继而略加勾勒,遂似李将军矣”。两次题跋,说明了此画之所本。第一,“追忆当时情状”,说明得稿来自写生;第二,“永吉老兄索仿吾家僧繇没骨山水”,点出白老先生是位懂画的收藏者(按:一般藏者很少能知道张僧繇及没骨法)。张僧繇,南朝梁人,擅宗教画,画山水为“没骨法”创始者。因其姓张,大千先生故称“吾家僧繇”;第三:“略加勾勒,遂似李将军矣”。李思训为唐代画家,创金碧青绿画法。玄宗开元初,官右武卫大将军,后人称为“大李将军”。其子李昭道亦擅金碧山水,世称“小李将军”。从以上大千先生两次题跋中可见,原为没骨,其后又加金碧青绿,实为没骨青绿金碧之合。大千先生后来金碧青绿泼墨泼彩画法似为此法之发展。《华山云海图》堪称划时代之巨作。在北京多次展出这幅长卷。
鸿钰兄曾赠我数幅大千先生作品的黑白照片。其中有一长卷,作于甲戌年(1934年36岁)六月,上款题为“永吉老兄以长卷索画,漫设博笑”,下款“大千居士爰万寿山之听鹂馆灯下并记”。此图多用石涛笔意,与《华山云海图》笔墨完全两个路数。足见大千先生兼收并览,画路宽广,笔墨随心所欲之功力。
以上说的大部分为张大千与白永吉的书画情缘。近些年时有探访春华楼的文章见于媒体,引起很多人的关心,笔者想起有关春华楼的小事两件:
一、春华楼每天派一员工去玉泉山取“天下第一泉”矿泉水,装满两桶,一天一趟。回来用天然冰镇凉,装在汽水瓶里,每瓶售价“大洋”一元(大洋即银元,当时两块银元可买一袋面粉)。逢宾客多时,两桶水不够卖,就用自来水充数。因卖玉泉山的水钱不入账,而是将钱投入设在账房的一个竹筒内,全部作为小费分给伙计,所以不会泄露机密。此事是春华楼歇业及白老爷子去世后,鸿钰兄亲口对我讲的。
二、北平解放后,北京饭店想请白永吉为餐饮顾问,后听鸿钰兄讲,白老因年岁已大,不愿出山。
鸿钰兄生前供职于最高人民法院,惜已去世多年。他在中学时即为京剧票友,学张君秋。因受家庭影响,他擅烹调,尤其做香酥鸡,不下油锅炸,而是提着鸡,用热油烫熟,给人印象颇深。
作者:刘松岩 摘自北京晚报
本品创作于1935年,为张大千中期写意山水作品。他初学石涛,继而上溯唐、宋、元、明诸家,博采众长,融而化一。此作采用横式构图,整体的山水之境由粗笔淡墨勾出,画面由中部的山峦铺开,山体有峭立陡峻、斜倚伸展、平缓绵延之不同形态,笔法粗细结合,或苍劲有力或弯曲柔婉,布局疏密有致,墨色随之而变化。树木表现虚实不一,勾皴之外兼之焦墨渴笔、晕染之法,多次渲染使其显出阴阳、向背、高低、远近之分。人物同亭宇、桥梁穿插安置于山林之中,简笔勾勒,近树根枝分明,远树只以点戳表之。巧妙运用留白与桥、舟表现溪水。设色方面,层次分明,淡花青与汁绿晕出树木胎点,赭石表房屋,淡花青表屋瓦,重复晕染,富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