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309 清乾隆 唐英制青花釉里红狮子戏球蒜头瓶

唐英制青花釉里红狮子戏球蒜头瓶
拍品信息
LOT号 4309 作品名称 清乾隆 唐英制青花釉里红狮子戏球蒜头瓶
作者 -- 尺寸 高38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5,800,000-8,800,000 成交价 RMB 16,800,000
材质 形制
出版:《徐氏艺术馆 陶瓷IV 清代》
“大清乾隆年制”款
来源:徐展堂“静观堂”旧藏
乾隆一朝崇尚摹古,追求融汇古今之精粹于一体,故其御瓷一项多见古为今用,又不乏创新活力,本品即为解读此番造器精神的佳例。
本品造型取法于秦汉铜器——蒜头瓶,忠实地摹制了六瓣瓜棱蒜头状,长颈鼓腹,颈饰弦纹,显然是取自内府典藏的古器为范而成,并且是历史上瓷质蒜头瓶当中与原物外型最为相近的,它与万历时期粗拙厚重的风格完全不同,彰显出乾隆时代的摹古考究精神。
其外型忠于原物,追求俊秀古雅之美,于此基础之上则赋予新的装饰风格,宣示皇家的审美品味。故而加以修饰改进,将六瓣瓜棱口绘成六瓣莲纹,以增其高雅;将颈部弦纹改为三道,以增其挺拔。通体上下绘七层纹饰,过渡清晰自然,主题纹饰为三狮戏绣球图。一狮仰首顶球,一狮回首扑球,一狮前趋追球,以青花绘头尾眼睛,以釉里红绘狮身毛发;以青花绘飘带,以釉里红绘火焰。红蓝相间,互为辉映,在莹润细白的釉面衬托之下,令人顿生惊艳之美。其用笔精细,对三狮之刻画纤毫毕露,毛发茸茸之感尽现眼前,神态之憨拙逼真,更彰内府良匠状物之能事。
瑞狮戏球为中国古代艺术品喜闻乐见的装饰,尤得皇家所爱,在瓷器上以明代宣、成二朝官窑狮球碗罐最为著称,本品瑞狮形象较前更为写实入微,动感强烈。而以青花釉里红来装饰狮球纹则是乾隆一朝的首创,体现彼时榷陶御窑厂锐意创新,勇于探索。青花和釉里红是两种不同的呈色剂,钴与铜烧成的温度和气氛要求不同,故烧制成功的难度极大。观雍乾御瓷青花釉里红制品,青花浓重时则釉里红发色暗淡,釉里红鲜艳时则青花灰暗,两全其美者,百中不见一二,历为榷陶者所伤神。而本品之青花与釉里红均鲜妍欲滴,恰到好处,益见其难能可贵。
佳器必出良工之手,本品为乾隆御瓷青花釉里红之翘楚,必是名窑所出,独特的底款则昭示其不凡之身份。其六字篆款间隔疏朗,大气而稳健,占底足的面积比例明显大于一般官窑琢器。而“乾隆”之“乾”字书写篆法别具一格,将左边的“曰”字写为“由”字。检视当今存世实物,上海博物馆收藏“粉彩米芾赐砚图唐英题诗笔筒”与之相同,但此类写法可参考者寥寥无几,颇为珍罕,其余几例尚见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乾隆青花釉里红海天浴日图印盒”、“青花釉里红喜鹊海水印盒”、北京国家博物馆藏青花釉里红临孙过庭书谱笔筒、望星楼典藏“乾隆青花釉里红松鹿大瓶”、广东博物馆收藏“乾隆青花隶书诗文笔筒”。以上列举器皿都具有乾隆早期御瓷的典型风格,写款无疑皆出一人之手,国博藏笔筒上更有唐英“陶成堂”落款与上博笔筒之唐英落款更一起证明,此类写款器物属于唐英榷陶之佳作,尤为钟情釉里红的使用,并且发色上乘,均鲜妍夺目。当为唐英受到乾隆斥责之后精心改进窑务烧制而成的佳器,这段史实可见于《唐英瓷务长编》。在乾隆初年,乾隆帝对御窑厂作品“远逊雍正年间所烧者”的现象颇为不满,屡屡责问唐英。在乾隆三年十月,明确下旨说:釉里红梅瓶红龙颜色不好,往好里烧造。在这种压力下,唐英必当努力恢复青花釉里红的制作,以复皇命,遂有此“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之御窑精绝之作。
关于此类独特珍罕御瓷的具体制作时间,上海博物馆收藏“粉彩米芾赐砚图唐英题诗笔筒”也可以为我们提供研究的重要信息。该笔筒敷色特征与雍正者无异,若掩去底款难分雍乾,可以断定该笔筒距离雍正一朝的时间极为短暂,据此可以肯定此式款字出现时间极早,是乾隆初期景德镇唐英任督陶官时使用的独特字体。然其存世罕见,恐因其使用时间甚短之故。关于乾隆御瓷款式问题,在乾隆登基之初并无专门规定,远在江西的御窑厂沿袭雍正朝的写款传统尤为正常,故楷篆并重,故目前尚见有乾隆六字两行楷书款的器物,直到乾隆二年十月始有专谕下发。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江西”记载, 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乾隆皇帝批谕“窑上若另有旧样,仍随新样烧造。盘,碗,盅,碟俱用篆字,款要周正。”
乾隆皇帝要求御窑厂烧造盘碗忠碟等圆器都书写篆款,要求写得规整端正。但乾隆皇帝并不满足于此,三天之后在下发谕旨一道:
“于十月十六日:司库刘山久、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毛団、胡世杰、高玉交篆字款纸様一张,传旨以后焼造尊、瓶、罐、盘、钟、碗、碟磁器等,倶照此篆字款式轻重成造。钦此。”
在最新的谕旨中,乾隆皇帝似乎对篆款情有独钟,并且专门提供款样,要求以后烧造所有御瓷皆照此样书写篆款。检视档案文献,可知乾隆官窑瓷器款识曾有前后之别,今日所常见者应为乾隆钦定之篆字款式,烧制于乾隆二年十月以后。而烧制于此之前的篆款器皿,应该就是本品之篆款,其前后施用时间不足两年,故传世所见稀少。
由此可推断,本品应为乾隆元年或二年唐窑之间的唐窑名作,其存世异常珍稀,相同之作仅见二例,分别为上海博物馆、香港葛氏天民楼典藏,可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