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322 清乾隆 紫檀金银丝嵌金元秋山桌屏 (一对)

紫檀金银丝嵌金元秋山桌屏
拍品信息
LOT号 4322 作品名称 清乾隆 紫檀金银丝嵌金元秋山桌屏 (一对)
作者 -- 尺寸 高30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8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896,000
材质 形制


桌屏以紫檀卧金丝精制而成,上下两部分,外加底座,每部分各镶嵌白玉镂空牌饰一件。上部一对牌饰雕刻于辽金时期,也是这对桌屏的主题,下部为两件清中期白玉件。上部两件辽金牌饰体形硕大,展现群鹿游戏于秋林、山石之中,雕工生动,极富时代特征。这对玉雕于乾隆年间或之前进入内廷,深得皇帝喜爱,并由手艺高超的造办处木作和镶嵌作的工匠精心配制金星紫檀嵌金丝架座,用于宫廷陈设。此对玉牌远较偶尔见于市上的辽金玉牌体形大、宽且厚。其雕刻风格与工艺特征都明确无误的将其制作年代定格在辽金时期,表现的是北方统治阶级秋天狞猎时所常见的景象。现藏台北故宫的两幅辽代名画,“丹枫呦鹿图”和“秋林群鹿图”,为这一类玉器的准确断代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
宋、辽、金时期时局动荡,而三者既互相挞伐又互通贸易,经济、文化交往十分密切,玉器艺术共同繁荣。彼时玉器得到了空前发展,实用装饰玉占重要地位,“礼”性大减,“玩”味大增,玉器更接近现实生活,其中“春水玉”、“秋山玉”则是金的代表作。契丹、女真均是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经济站主导地位,春水、秋山原为契丹族春、秋两季的渔猎捺钵活动。所谓捺钵,即契丹族本无定所,一年之中依牧草生长及水源供给情况而迁居,所迁之地设有行营,谓之捺钵。秋山玉是表现女真族秋季狩猎,射杀鹿的情景,在金代,秋捺钵也称伏虎林。在雕琢技法上,常留色玉皮作秋色;在表现手法上,秋山玉有繁、简、粗、细之分,场面不像春水玉表现猎杀景象,而是兽畜共处山林,相安无事,一副世外桃源的北国秋景。时至元代,则将秋山玉逐渐衍变为福鹿图案,且影响一直波及明清。
此对玉牌至今仍能成对保存,实属不易。根据能够查找到的资料,除了北京故宫藏有一对人物题材的牌饰,这是惟一的一对。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玉牌饰都呈长方形,边框的做法为随形式,与元、明玉牌饰的做法明显不同。乾隆皇帝嗜古成癖,造办处档案中经常有皇帝颁旨要求造办处工匠为古物配制木座的记载。这对牌饰更被特制紫檀架座以供案头陈设,其工艺涉及阴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及镶嵌,耗时费工,然所成之器,雍容华贵,尽现皇家气派,是一对极其难得的宫廷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