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349 清雍正 紫砂泥绘寒江待渡笔筒

紫砂泥绘寒江待渡笔筒
拍品信息
LOT号 4349 作品名称 清雍正 紫砂泥绘寒江待渡笔筒
作者 -- 尺寸 直径15.5cm 创作年代 清雍正
估价 6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672,000
材质 形制


“杨季初”款
此器呈圆筒形,深褐色,平口,直腹,假圈足。以紫砂为材,彩泥贴绘寒江待渡图,紫砂器古朴淡然,不媚不俗,恰暗合于文人闲雅温厚之品性,由是遂为世人所珍重。贴绘画面山水清音,立体感强,山水远近分层,步步设景,十分别致。构图采取通景平远法,远山起伏,层峦叠嶂,其间绘屋宇吊楼;近景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人持伞停立于岸边,挽腿束衣,似正待渡江,风拂衣摆,清灵闲逸却又极富动感;江中一叶小舟迎面划来,船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江畔前有嘉树数株,柳枝枯茧,参差有姿,深浅浮雕作树干以强调其层次感;树石之后有茅亭,亭后树影幢幢。
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作者运用中国画“树远则淡近则浓”的道理,用浅色砂泥表现远树,以深色砂泥刻画近树,给人以远近分明,层次清楚的效果。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筒身画面留白颇多,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笔筒底部钤印篆书阳文“杨季初”方印。杨季初,为清雍正至乾隆年间宜兴人,制菱花紫砂壶,与陈汉文齐名,深谙绘事六法,兼擅雕塑之能手,其创作理念取法高古的美学意韵,合乎时代精神的艺术风格,故其文化学养远非一般陶人所能及。杨氏所制紫砂笔筒,多绘人物、山水,能借砂为材,胜于用笔,独具特色,为时人宝之,曾入值内廷,制御用文房用品。其又创始紫砂色泥堆绘艺术,为陶艺美术增添一类专门技法,有一代大师之称誉。其所制山水紫砂笔筒,以泥纹堆塑装饰器物,这种装饰方法流行在17世纪,方法为在有一定温度的泥胚上,用其它色泥或本色泥堆画出图案来,如同浅浮雕一样的艺术效果。此拍品造型规整,挺拔大气,呈色古朴典雅;红沙泥作胎,砂质柔腻,包浆圆熟;清逸隽永耐人咀嚼,当为杨季初心意相得的代表作品,乃紫砂文房佳器。与南京博物馆院藏品笔筒应为杨季初同一稿本之作,而树木笔法各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