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65 清乾隆 粉彩福寿双龙纹抱月瓶

粉彩福寿双龙纹抱月瓶
拍品信息
LOT号 0965 作品名称 清乾隆 粉彩福寿双龙纹抱月瓶
作者 -- 尺寸 高22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2,500,000-3,500,000 成交价 RMB 3,680,000
材质 形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欧洲私人旧藏,原藏家之曾祖父购于20世纪早期,并由家族继承
说明:拍品直口,细颈,颈肩相交处饰对称的描金螭龙双耳,扁圆腹,腹两面中心凸起,椭圆形圈足。通体饰粉彩间青花纹样,颈部为牡丹纹,瓶腹外为环状双龙穿花装饰,中心圆形凸起处绘寿桃、蝙蝠纹,足墙绘焦叶纹。中心凸起处往往是纹饰寓意的汇集,是绘画表现的重点,本品取“吉祥如意”“福寿双全”之意,彰显祥瑞之气。此瓶原藏家为艾伦·哈伯特·简姆斯议员,家族显赫,收藏颇丰,其曾祖父于20世纪早期购藏本品,世代沿袭宝藏,奉之若神,事之甚恭,故而本品来源有绪,保存良好,殊世罕见。
此器形制特殊,清宫旧档称这种瓶形为“宝月瓶”、“抱月瓶”或“马褂瓶”。抱月瓶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此种双螭耳造型为乾隆御窑首创,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所附“乾隆器型示意图之三”见有此种器形(参见《明清瓷器鉴定》,页262,图449)。
乾隆朝关于抱月瓶烧制的最早记录在乾隆二年,据该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之“记事档”载,乾隆二年十月十三日,乾隆皇帝谕旨江西御窑厂仿烧一大批名窑古瓷,其中专门吩咐唐英“再将小些宝月瓶、马挂瓶各样釉水花样烧造”,以后又见乾隆三年五月初六日的“五彩马挂瓶”、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的“宣窑青花放大马挂瓶”等烧造记载,多番的烧造足可证明乾隆皇帝对此类瓶式之喜爱。清乾隆扁瓶多为大器,本品形制小巧,仅21.5cm,是同类器中较为少见的尺寸,应为前文《清档》中所提的“小些宝月瓶”,应是帝王醉心之物,专供其随身把玩之用,小器大美,殊可珍贵,品阶比同类大器更高。抱月瓶多为青花或单色釉品种。乾隆一朝,标举创新,多施粉彩装饰。将色彩与器形完美的容于一体,其制作之巧妙,彩色之艳丽,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本品敷色浓艳鲜明,纹饰繁密优美,气质雍容华贵。青花上加绘各色粉彩,立体堆粉,装饰图案中大量使用了西洋明暗光点绘法,在绘制过程中所透露出来的立体造型和表现上的层次秩序,构成了交响乐般丰富的色彩层次感之美,犹有西方的油画质感,具有乾隆一朝瓷器的瑰丽特征。尤为注意之处,在其瓶口及底足露胎上的描金处理,描金弦纹熠熠生辉,更添富丽堂皇。此类描金瓷器属帝王御用级别,大都摆放于皇帝经常出现的场所,以便帝王观赏把玩。
本品尤为珍贵之处在其原为圆明园旧藏,所附宫档标签(御一千五百四十五),可证其身世来源。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48年),被称为“万园之园”,是清帝夏季避暑听政之所,又有“夏宫”之名。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无数国宝被劫掠,流失海外,流入西方艺术品市场,本品即为其中遗珠,甚是珍贵。又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粉彩龙纹扁壶(《瓷器上的龙纹》,图72),无论尺寸、釉色、纹饰等皆与拍品完全相同,或出一人之手,共为乾隆御品,进一步佐证其显赫出身。
参阅:《瓷器上的龙纹》,故宫博物院,1983年,图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