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74 清雍正 铜三足桥耳炉

铜三足桥耳炉
拍品信息
LOT号 0974 作品名称 清雍正 铜三足桥耳炉
作者 -- 尺寸 直径16×高15cm 创作年代 清雍正
估价 4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862,500
材质 形制


款识:“乐琴书以消忧”六字三行楷书款
(带盖)
说明:本炉器型为桥耳炉,体形矮扁,口沿凸出圆润,其上对饰矮短双桥耳。相较常见桥耳炉炉口平滑、炉耳凸显,本器口沿与耳部设计尤显特殊,甚为罕见。腰部收束,扁圆鼓腹,平底,下承三乳足鼎立。内膛平整,烧结老道。底款六字楷书“乐琴书以消忧”,边框规正,字体端正大方,颇有碑体金石之气。此句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充满了文人归隐沉醉于自乐的情怀,乃是后世文人遣情寄怀的理想境界。所配木盖,古色古香,精致典雅。本炉铜质精粹,匀净细腻,包浆淳厚温润,宝气内蕴,沉重压手。蜡茶古色,莹润沉著。整体光素无纹,不事雕饰,古朴清雅。其上点缀金片,状若飞花飘雪,变化万千,妙得神趣。三乳足形态肥阔短小,乃典型清早期特征。此桥耳炉造型古雅,皮色精美,比例协调,线条流畅,制作精湛,历岁月蹉跎而韵味愈显,配以诗意闲适的款识,彰显琴书为侣、香茗相伴的文人雅趣,实属清仿宣炉之杰作,殊宜宝之。
桥耳炉造型别致,是宣德炉中广受喜爱、流行最广者。据《宣德鼎彝谱》载,桥耳炉是赐以国子监祭酒。《国朝会典》称“国子祭酒掌国学,举人贡士,以及勋臣胄子教训之事,奉监规而损益焉……为朝廷教育人才重秩焉。”并称汉明帝时,命博士祭酒讲经史,士人环向桥门而听,其人数以万计。故以桥耳款式代表“环桥听讲”。雍正时期,铜炉线条柔和,造型隽秀,得明宣德炉之遗韵,复古与开新并存,谱写了铜香炉制作的新篇章。
翻检各方典藏资料,本品器型符合《宣德彝器图谱》所载的“补铸桥耳三足大乳炉图”,与史互证。而与本品器型相似者,可见台湾著名铜炉收藏家杨炳祯先生旧藏(《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页117,图14)
参阅:《宣德彝器图谱》
《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年,页117,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