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692 清乾隆 窑变釉胆瓶

窑变釉胆瓶
拍品信息
LOT号 0692 作品名称 清乾隆 窑变釉胆瓶
作者 -- 尺寸 高36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450,000-55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此瓶直口,长颈,溜肩,肩以下渐丰满,鼓腹下沉,圈足,线条细腻流畅,通体色泽妍丽浓烈,纯洁匀净,口沿红、蓝二彩斑斓交融,妙得宋钧釉神韵。瓶内壁施白釉,色泽典雅含蓄,底釉斑驳自然。底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窑变釉为雍正时期创烧的仿宋代钧釉品种,《唐英瓷务年谱长编》中记载,唐英于雍正七年三月,“派厂署幕友吴荛圃调查钧窑器釉料配制方法”,成功烧制出这一品种,并多次奉命烧造,足见皇帝对窑变釉的偏爱。窑变釉即器物在窑内烧成时,由于窑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呈现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于其出现出于偶然,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之为“窑变”,俗语有“窑变无双”,谓其变化莫测,独一无二。窑变早在唐代以前的青釉瓷器上即偶有出现。最初,窑中出现窑变曾被视为不祥,尤其是官窑中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久之,反而发现其形态极美,或如灿烂云霞,或如春花秋云,或如大海怒涛,或如万马奔腾,因而被视为艺术瓷釉为人们所欣赏。如宋代河南禹县钧窑生产的铜红窑变,可谓变化莫测,鬼斧神工。清以前景德镇窑偶尔烧制的窑变釉瓷多被捣毁,至清时则作为著名色釉而专门生产,据《南窑笔记》载,清代生产的窑变釉,虽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非有意预定为某种色泽,但已经能人为配置釉料,较好的控制火候,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规律。著名的如康熙朝创烧的豇豆红、苹果绿等品种。窑变釉也是一种艺术釉,变化最多,色彩最丰富,形态也最复杂。它的最初出现完全是偶然的,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某些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颜色和形态。《博物要览》说:官、哥二窑烧出器皿,有时窑变……于本色釉外变色,或黄、或紫红,肖形可爱。后来的“钧红”更是一种闻名中外的窑变釉。到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景德镇的工匠巳经基本掌握了窑变釉的规律,可以烧造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产品。此器为乾隆时期典型窑变釉官窑代表作,无论是器型还是釉色都堪称经典,完整保存至今,颇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