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762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菱口盘

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菱口盘
拍品信息
LOT号 0762 作品名称 明永乐 青花缠枝花卉纹折沿菱口盘
作者 -- 尺寸 直径38cm 创作年代 明永乐
估价 2,800,000-4,200,000 成交价 RMB 3,565,000
材质 形制


来源:仇焱之旧藏(传)
说明:拍品撇口,折沿,浅弧腹,浅圈足,细砂底,尺寸盈大,造型大方。盘口为菱花形,盘壁随菱口呈十二瓣形,犹如莲花绽放之象。通体以青花为饰,盘心饰五朵缠枝花卉,有牡丹、山茶、芍药、西蕃莲等,内外壁绘十二式折枝花卉,计有萱草、栀子、芍药、荷花、水仙、山茶、月季、牡丹、石榴、菊花等,均以小笔触勾勒,浓淡深浅,一如水墨作画,表现力极强。其上纹饰层次鲜明,布局疏朗明快,绘画笔意流畅,青花发色浓艳,因用苏料而产生晕散,使线条呈毛茸茸状,增添了柔和绵软之感,实乃赏心悦目之作。整器形制端庄大气,胎质细腻致密,釉质莹润肥厚,制作工艺精湛,为明永乐时期典型作品,弥足珍贵。
明永乐历时二十一年,是明代国力初兴的强盛时期。在众多伟业的带动下,各类生产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的巨大进步,其中治瓷也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飞速发展,由于明代是以汉人为核心建立的封建王朝,所以明代皇家及官方的文化核心的高度,决定了明代的皇家审美的水准,必然超过前代的蒙古贵族,是发展成熟,内涵丰富,高度发展的文化,最直接的影响了艺术品的制作。明代官窑青花,大多端庄秀美,器物线条柔美流畅。讲究修胎,器形十分规整。
此件青花折沿菱口盘便是在风格上继承了西域青花大盘之风格,同时融合传统纹饰,在器形的体积上适当放大或缩小,从而成为了玲珑秀巧,风格疏朗的作品。此类大盘器型始见于元代,非中国传统瓷器造型,而与中亚陶器及金属制大盘十分相似,应为适应中亚伊斯兰国家需要所制,是当地贵族围坐吃抓饭之宴饮佳器。其口沿边饰的缠枝花卉纹更见浓郁的中东伊斯兰艺术之风格,为明永乐时期中西交流的见证。
永宣青花,极负盛名,可谓独步一时,冠称古今,是中国青花瓷历史上的巅峰时期。明代永乐、宣德两朝的30余年里烧造的青花瓷,在青花瓷烧造历史上堪称稀世珍品。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永宣青花瓷代表了中国青花瓷制作的最高水平,它既不同于元青花瓷的热烈奔放,又有别于中晚明青花的典雅稚拙,更不同于清前期青花的明艳华美,它所体现的审美层次崇高而神圣,具有深邃无边的艺术底蕴。永乐御瓷青花大盘尺幅恢弘,式样丰富,造型多变,纹饰广泛,细分为二十余种,为历朝盘类之最。而每类存世数量多寡不一,珍稀程度亦随之而不同。如拍品这般尺寸盈大,气势恢宏,纹饰精美的官窑御瓷,多为各大博物馆珍藏,国内藏家中仇氏旧藏一例。仇焱之藏瓷多不胜数、琳琅触目,有指除于香港苏富比1981年售出之一例外,还曾拥有其他同类藏品。
翻阅公私典藏,与拍品相近的青花大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一例(《明代初年瓷器特展》,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号37),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例(《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图版20,),伦敦大英博物馆亦有一例(《明瓷》,图版3:35),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例(《中国饰品:莲花和龙》,伦敦,1984年,图版163)。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例(《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图版134)。玫茵堂藏有一例(《玫茵堂中国瓷器》,卷2,伦敦,1994年,图版663),后于2013年4月8日于香港苏富比售出,编号20。另有三例出自阿德比尔寺,现存德黑兰伊朗国家博物馆(《阿德比尔寺藏中国元青花》,图版35)。以及著名收藏家埃斯凯纳齐(ESKENAZI)藏有明早期青花缠枝花卉纹菱花口大盘一例(《列家族藏中国陶瓷》,页76,图35),盘口折沿,上以青花绘缠枝花卉,与拍品形制一致,纹饰近似,可资比较。
参阅:《明代初年瓷器特展》,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号37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上海,2007年,图版20
《明瓷》,伦敦,2001年,图版3:35
《玫茵堂中国瓷器》,卷2,伦敦,1994年,图版663
《阿德比尔寺藏中国元青花》,华盛顿,1956年,图版35
《中国饰品:莲花和龙》,伦敦,1984年,图版163
《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北京,2002年,图版134
《列家族藏中国陶瓷》,伦敦,1989年,页76,图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