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771 清初 四妃十六子竹雕香筒

四妃十六子竹雕香筒
拍品信息
LOT号 0771 作品名称 清初 四妃十六子竹雕香筒
作者 -- 尺寸 高22cm 创作年代 清初
估价 150,000-180,000 成交价 RMB 172,500
材质 形制


来源:法国私人收藏
说明:拍品取竹为材,竹壁饱满宽厚,直身而立,顶底各嵌一圈角料,上以浮雕、浮沉雕及镂雕等多种刀法,于方寸之间精心经营,一幅四妃十六子图跃然于眼前。苍松耸立,独木成林,虬枝遒劲,华冠如伞,郁郁葱葱,其间穿插四妃十六子,游玩其中。妇人神态安详,或倚或坐,含情脉脉,笑看稚子嬉戏。稚子欢闹,或执荷为伞,或执扇纳凉,或三两聚首,谈天论地,神采奕奕,言笑晏晏。整器工艺精湛,质感淡雅,色泽温润,构图饱满,位置得当,错落有致,实乃同类作品中之翘楚之作。
四妃十六子,亦称庭院婴戏图,典故语出宋高承《饰物纪原—帝王后妃—四妃》中:“三代有夫人而无妃号,汉有贵人,魏始置妃,此夫人号妃之始也。唐初皇后而降,有贵、淑、德、贤,是为四妃也。”十六子为十六相或十六族的引申,指古代传说中的高阳氏的后代八恺和高辛氏的后代八元。此为舜向尧推荐的十六贤臣,故古有大功,皆赐姓氏,故称十六族,也称十六相。此纹饰有吉祥寓意,象征着望子成龙,妻贤子孝,也包含有妻子的辅佐和儿子的得力与后代对于权力的延续。明末清初,人丁凋零,百废待兴,此图抒发了古人对人丁兴旺,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香筒为明代至清中期常见的器物,文人雅士的文房珍玩常备之一,将香料置于香筒内,缕缕幽香,萦绕室内,士子在这浮香中或习文,或弄墨,或沉思,整合“曲尽法度,而妙在法度之外的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