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777 明末清初 竹雕三松款刘阮遇仙图笔筒

竹雕三松款刘阮遇仙图笔筒
拍品信息
LOT号 0777 作品名称 明末清初 竹雕三松款刘阮遇仙图笔筒
作者 -- 尺寸 高15cm 创作年代 明末清初
估价 180,000-22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款识:“三松”款
说明:笔筒截竹制作,采用高浮雕、镂雕手法雕成,刻画“刘阮遇仙”景象。图中仙树葱葱,崖石叠嶂,刘阮二人提篮采芝,于山间松下前行。远处二仙子笑语盈盈,倚石俏立,观望山下,一旁危崖突兀,怪石横生,自然仙境跃然而出。整器构思奇巧,层次鲜明,刀法老辣,所刻人物、景象交相呼应,浑然一体,予人身临其境之感,当属竹雕之佳作,堪可珍藏。
刘阮遇仙出自南朝刘义庆《幽明录》,书中记载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二人入天台山迷路,多日乏食,采桃充饥,后遇二女子息相邀,共度半年后乃还。归家发现物是人非,山外已过七世光景,二人方知得遇桃源仙女。此一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经多方传诵,成为为明清竹刻最为著名题材之一。
笔筒为雅舍、书斋案几之陈设器具,为搁置毛笔专用。竹雕器作为笔筒之大宗,以其材质虚心劲节之性颇合文人雅趣,常用以表现文人隐逸之情怀。其时,竹刻名家辈出,竹雕笔筒亦为世人推崇,可为繁盛一时。此笔筒岩石留白处刻阴文“三松”款。三松的代表之作三松即明代崇祯时竹刻名手朱三松,名稚征,上海嘉定人。祖朱松邻(名鹤,字子鸣),父朱小松(名缨,字清父),都是当时竹刻的杰出能手,并称“嘉定三朱”。陆扶照《南村随笔》称:“(三松)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喜画驴。雕刻刀不苟下,兴至始为之,一器常历岁月乃成”。虽然朱松邻为朱氏竹雕开创者,但发展到朱三松,更为“技臻绝妙”,其所刻笔筒、臂搁、香筒等物在当时便是极珍贵的珍玩。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朱三松款竹雕人物纹笔筒”(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玩》,页28,图20),与拍品款识如出一辙,可资比较。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页28,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