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041 齐白石 1920年作 藤萝小雀 立轴

藤萝小雀
拍品信息
LOT号 0041 作品名称 齐白石 1920年作 藤萝小雀 立轴
作者 齐白石 尺寸 89×47cm 创作年代 1920年作
估价 5,000,000-6,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1.《二十世纪美术作品档案·齐白石》第21页,2011年12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2.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二十年(中册),P505页,2013年,文物出版社出版。
题识:风雷霹雳若常有,燕雀卑栖岂足羞。耕父赠题此藤雀句,庚申十月白石翁。
钤印:木居士
题签:白石老人画雀图绝品,夏衍旧藏。
说明:1.夏衍先生旧藏。
2.上款人“耕父”为夏寿田,字耕父,一字桂父,号午诒、天畴、直心翁,湖南桂阳莲塘大湾人,夏时之子。
夏寿田(1870-1937),字耕父,一字桂父,号午诒、天畴、直心翁,湖南桂阳莲塘大湾人,夏时之子。任职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中进士第八名,殿试榜眼及第,取得清代湘南地区科举最好成绩,历任翰林院编修、学部图书馆总篡,为父辨诬触怒朝廷遭革职。宣统三年(1911)授朝议大夫。民国元年任湖北省民政长,二年任总统府内史。袁世凯称帝,制诰多出其手,失败后逃匿天津租界,投曹锟,任机要秘书。后定居上海,与杨度(时已加入共产党)帮助过上海地下共产党。逝后葬上海佛会公墓。解放后,周恩来总理专门拨款为其修墓。夏寿田是王闿运弟子,工诗文书法,亦工篆刻,与齐白石友善。书工篆、真,并善篆刻。
夏衍(1900-1995),作家,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日友协会长、中顾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
齐白石画藤萝,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近于徐青藤,用笔飞动狂肆;1925年前后,则向海上吴昌硕靠拢,行笔苍劲,乱而不繁,颇富自然神趣。
本幅作品《藤萝小雀》,无论是整体风格还是具体画法都已自成体制,画家以篆书笔法画藤条枝干,遒劲有力,蟠曲环绕,但条条有木,形乱而理顺,这是他胜于吴昌硕之处;藤萝的花卉则不拘泥于自然世界的客观事实,用洋红调花青画花,又衬以嫩绿之叶,焦墨之干,三者协调一致,更显色彩缤纷,格调高雅。点点燕雀嬉戏其中,喧闹之声仿若就在耳边。
齐白石喜爱种藤养藤,藤萝是他笔下常见的题材,因为美,因为一种对过去生活的怀思。他曾言:“借山四野皆藤海,樵牧何曾认作花”。又说:“家山借山馆后,四周藤萝如山”。充分的生活感受是作品传神的渊源,这也是齐白石先生的藤萝题材很早就得到市场认可的原因。
齐白石从来没有入仕愿望、懒于应酬、不管闲事、与世无争、始终以一颗纯真的心,沈浸在艺术的体验之中,沈浸艺术故乡里。齐白石的乡心、童心和农人之心的流露和艺术中的乡土气息,根源于齐白石的劳动生活。齐白石也曾在艺术上走投无路,那是虚假地因袭“八大山人”的情感所必然遭到的碰壁命运,实质上那是齐白石的心态与过去的文人之间不相谐和的结局。当齐白石认定自己是农夫时候,往年储备的自然信息便源源不绝地奔赴腕底、舌端、刀锋,化作了新的艺术信息,抛弃了古人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创造出表达齐白石特有情怀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齐白石艺术中的乡心、童心和农民之心的真诚流露,是齐白石的真心和本质的艺术表现。齐白石以本质、自我、变法、变意以及本质的艺术表现,才是齐白石“衰年变法”的深刻底蕴。
齐白石有关造型的著名画语——“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既齐白石的造型观,也是齐白石在整个艺术格调上,欲求沟通世俗和文人的审美意趣。既不流于媚俗,也不狂怪欺世的中间选择。“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妙趣,和齐白石的“平正见齐”的观点一样,是这位既能极工,又能极简,分别地在两个极端上有所创造,而最终又不肯拘泥于任何一个极端的艺术家所选择的造型尺度和审美的中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