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29 唐人写经 手卷

唐人写经
拍品信息
LOT号 0129 作品名称 唐人写经 手卷
作者 -- 尺寸 26×728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800,000-2,000,000 成交价 RMB 2,070,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手卷

题识:金光明经卷第一。
此本实用经潢打纸抄写,尾全,燕尾可见,有尾题“金光明经卷第一”,内文有第一至第五品题,可见此卷虽首残但保存相对完整。通卷书法墨浓有力,纸30行,行17字,行款风格符合时代特征。
《金光明经》,又名《金光明最胜王经》,由唐三藏法师义净翻译,与《妙法莲华经》、《护国仁王经》同为镇护国家之三部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在开阐如来秘密心髓、忏悔业障、积聚福德资粮以及弘扬佛法、护国利民等方面具有无比殊胜的功德!念诵此经,国家及持诵人可得四大天王保护,使一切世间有情安稳康乐。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到唐代已是昌盛时期。当时人们兴寺院、建佛塔、造佛像、抄写经等活动十分繁多。经过一千几百年后,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唐人写经》就是其中之一。
写经书法具有浓厚的特色,以至于为人称为“经生体”。在师承渊源上我们却发现,经生们仍以社会流行的书法模板作为自己的楷范。敦煌写经绝大部分用笔抄写,为古代民间书法大成。卷子的抄写者大多是被人雇用的写经生或一般庶民。他们常年抄写,熟能生巧,久书成艺。其功力法度,审美情趣,都令人仰望赞叹。
细观每一个字,都在四方块中极富变化,特别是突出横划、捺划等主笔,在字形中间部位的横划,多破锋直入,类同尖刀,收笔时稍事停顿,即作回锋,给人以迅疾、畅快之感。当然,这样单刀直入的笔法也是抄经速度上的要求所致。
闽南弘法—弘一与厦门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生豪门,曾留学日本,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对诗词、篆刻、书法、绘画、戏剧、音乐,无一不精。他是中国话剧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体艺术绘画的创始人。他是我国第一个用五线谱进行音乐教学的人,由他填词创作的歌曲《送别》,至今传唱不衰。他还培养了一大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文史艺术人才,像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皆出自他门下。
他前半生名李叔同,后半生称弘一法师。
对于他皈依佛门,丰子恺曾说:“我认为他的出家是当然”,“我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愿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
这样的说法是对弘一法师真正的理解,亦是对其人生的全面解读。
1928年,弘一在上海遇到了尤昔阴居士,两人相约一起到暹罗去。从上海到暹罗要经过厦门。船在厦门停靠期间,弘一受到陈敬贤居士的热情接待。1927年早春,在陈敬贤居士的介绍下,前往南普陀寺,并被几位热情的南普陀寺法师留下,终止了暹罗之行。1932年10月,弘一认为因缘决定他要去闽南久住了。
把自己的晚年交付闽南,除了弘一所说的“厦门气候四季如春,又有热带之奇花异草甚多,几不知世间尚有严冬风雪之苦矣”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觉得此地佛教界内部较为纯洁,佛教教育的风气也十分浓厚,有益于弘法的大事业。
抵厦门后,弘一对于佛教的教育始终抱以极大的热情。不论他走到哪里,他都接连不断地弘律。或是在泉州开元寺率学僧专攻圈点《南山钞记》,或是在承天寺为幼年学僧讲《常随佛学》。
弘一出家后,许多人竞相求其墨宝。弘一起初有些为难,他对好友范古农居士说:“已弃旧业,宁再作乎?”范古农以为无妨,说:“若能以佛语书写,令人喜见。以种净因,亦佛事也,庸何伤!”弘一听后觉得有道理,遂请购毛笔、瓦砚、长墨各一,凡相求者一概满足他们的要求。
斯人已逝,年代越久远,形象却越高大,我们越容易从人群中将他识别出来。只要看到他的遗作,便感觉到他的气息并未飘散,而我们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亲近前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