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22 19世纪 翡翠观音

翡翠观音
拍品信息
LOT号 0922 作品名称 19世纪 翡翠观音
作者 -- 尺寸 高28cm 创作年代 19世纪
估价 1,800,000-2,800,000 成交价 RMB 2,645,000
材质 形制


本件翡翠观音难得可贵的是「水、种、色」都可圈可点。所选用的石材质地细密均匀,水头足,透明度高,玻璃光泽明亮,应为「老坑种」翡翠;通体呈现均匀的翠绿色,颜色均一,近「正」色,局部带有黄翡巧色;几乎没有杂质和绺裂,微瑕,净度高。观音全器高28厘米,不仅质地一流,耗材也十分可观,这不但在当时即便是现在来讲也是极为奢侈难得的。
在评价一件翡翠玉雕作品时,「神韵」也是极其重要的标准。对那些设计巧妙,做工精细,整件作品有神韵的佳作时,往往不能与一般翡翠玉雕作品相提并论。此件观音采用圆雕技法,头戴巾冠,面部饱满,眉如弯月,双目紧闭,鼻梁尖挺,唇线分明,姿容端庄。身着曳地襦裙,广袖垂曳,衣纹起伏流走自然,营造出观音绝世缥缈的仙姿。左手于胸前持净水宝瓶,右手上扬拿硕果桃枝,赤脚站于莲花台中,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尊心性柔和、仪态端庄的观世音站像,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整像雕工精湛,全身比例均匀,手脚写实细腻,纹流畅飘逸,人物表情生动传神,绝非出自俗匠之手,是一件精美绝伦的翡翠珍品。它原为二战前以经营东亚特别是中国文物而著称于世的全球超一流古董巨贾——山中商会珍藏,后经纽约Paeke Bernet Galleries拍卖转手至Henry W.Breyer夫人手中,现由台湾重要藏家自纽约佳士得购得,可谓来源有序,流传清晰。
从我国玉石雕刻用材的历史顺序看,翡翠是「后起之秀」。翡翠,是借鸟羽之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关于翡翠的解释为「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后汉书・班固传》注:」翡翠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从其字意分析,以上的翡翠均指红、绿两种颜色的鸟。用翡翠玉料雕刻的玉器,可能最早见于北宋。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归田录》中道;「吾家有玉罂,梅圣俞以碧玉。宋真宗朝内臣邓保吉见而识之曰:』此宝器也,谓之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之『公偶以金环于罂腹磨之,金屑纷纷而落,始知翡翠之能屑金」。据知,翡翠的硬度极高,有「硬玉」(莫氏硬度7)之称,故可「屑金」。然至今的考古发掘或传世文物,似尚未发现明清以前的翡翠雕刻作品。
关于翡翠,一般认为到了晚清才开始使用,其实18世纪末期,尚好的翡翠玉料就已从缅甸经云南作为地方贡品进入清宫内廷,而根据纪晓岚(1724--1805)《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记载,翡翠因其美丽和稀有,在乾隆朝早期到清代晚期的短短百年间,就从鲜为人知的一般玉材一跃成为价值超过和阗美玉的「玉石之王」了,故又称之为「皇家玉」、「帝王玉」,其地位凌驾于各种玉石之上。观如今收藏于各处博物馆中的清代翡翠材质的宫廷摆件及玺印等,无不是制作极其精美的佳作,足见当时对翡翠材质的重视。
翡翠的优劣有一套严格的审核标准,主要可总结为「水、种、色」三点。优质的翡翠颜色要浓艳且均匀,必须色「正」;在颜色「正」的条件下,还要质地细润,透明度高,光泽、水分佳;是否干净,是否含有杂质也决定了翡翠的价值,好的翡翠应无裂纹、无黑点、无花痕。「水、种、色」三点都上佳的翡翠材料极为稀有,价值也高,市场难得一见。
拍场上如此大件且精美的清代翡翠观音十分罕见:早在96年北京瀚海就以484万拍出一件清翡翠观音站像;北京匡时08年春拍以1800余万拍出的一件「清翡翠观音」后,又在16年以7475万人民币成交,由上可窥得清代翡翠观音非同一般的市场价值和收藏前景。

来源
山中商会
纽约 Paeke Bernet Galleries,1944年5月27日,拍品901号
宾夕法尼亚洲 Henry W.Breyer夫人珍藏
纽约 Paeke Bernet Galleries,1963年11月14日,拍品315号
纽约佳士得,2006年3月29日,拍品226号
台湾重要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