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25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梅瓶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梅瓶
拍品信息
LOT号 0925 作品名称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梅瓶
作者 -- 尺寸 高36.5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RMB 16,100,000
材质 形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件青花釉里红花卉纹梅瓶是乾隆官窑早期仿永宣中的绝佳上乘之作。此瓶圆口,短颈,丰肩,鼓腹,收腰,圈足。颈部与底胫部饰一周蕉叶纹,瓶腹绘满缠枝莲纹,莲花硕大饱满,莲瓣层层打开,露出花心,柔美娇嫩,莲叶舒展,缠绕于花间。底部落款「大清乾隆年制」。整器隽秀典雅,一如佳人玉立,胎釉精良莹亮,纹饰层次丰富。釉里红一色妍丽而不炫,恰如其分,含蓄之美宛如美人初醉,与青花苍妍深沈之色,相互辉映。此烧造工艺繁复,讲究物理变化之妙,本品二色俱佳,殊为不易,青花与釉里红均鲜妍欲滴,恰到好处,益见其难能可贵。
本拍品具有显著的清乾隆时期梅瓶的特征,乾隆时期的梅瓶肩部特别丰满,几乎成一条直线,腰部以下收得较直。其纹饰、青花发色带有明显的仿照明代永乐、宣德青花烧造的特点,永宣青花备受乾隆帝推崇,明永宣两朝的30余年里烧造的青花瓷,在青花瓷烧造历史上堪称稀世珍品。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乾隆帝曾多次责令景德镇御窑厂慕古创新,研习永宣青花烧造技巧。此件梅瓶,以花卉纹为饰,题材与15世纪早期流行的海水云龙纹大不相同,更突显梅瓶的雅致,既慕古,亦创新,为乾隆官窑早期的仿明代宣德的精品。
青花釉里红,是将青、红两种釉下彩绘于同一器物上的装饰。从烧成技术上看,要得到好的釉里红和青花颜色,各自都需要在特定的烧成制度下进行。要将两种颜料在统一的烧成制度下烧成,必须寻找在同一制度下烧成的釉里红配方和青花配方,因此成功率极低。清康熙年间烧制成功了失传已久的釉里红,其呈色较为稳定。到雍正期间,色调鲜红的釉里红,显色稳定精美;所绘制的图案,烧制后线条清晰,到了乾隆时期,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与本件拍品相同例证可查,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梅瓶(《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227页,图207),釉色、形制、款识与本件拍品完全相同。另历年拍卖记录可查,佳士得香港,2000年春季拍卖会,「中国宫廷及圆明园御制艺术品」专场,一件清乾隆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梅瓶,与本件拍品极为相似,仅是尺寸略小,高度为35厘米,其颈部绘如意灵芝纹,为法国著名收藏家、前法国国家博物馆委员会副主席É douard Aynard (1837-1913)的藏品,当时以3,125,000元港币成交。再有一例,清乾隆青花釉里红缠枝花卉龙纹梅瓶,可查为苏富比香港,1980年春季拍卖会,香港连卡佛控股有限公司(lane crawford holding ltd.)藏品专场,148号,形制与本件拍品相同,仅图案不同,均为乾隆官窑早期精品。
乾隆时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向来是拍卖市场最炙手可热的拍品,佳士得香港,2011年秋季拍卖会,2941号拍品,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折枝花果纹梅瓶,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国贝勒溥伦殿下赠与日本使臣之物,以46,580,000元港币成交,可兹比较。

来源
苏富比伦敦,1999年6月16日,lot801
佳士得伦敦,2011年5月10日,lot276

参阅:
《清代康雍干官窑瓷器「望星楼藏瓷」》,香港图书出版社,2004年,78-80页,25号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下)》,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227页,图207
佳士得香港,2000年4月30日,lot527
佳士得香港,1980年5月20日,lot148
佳士得香港,2011年11月30日,lot2941
琅环琳琅 松竹堂中国御窑器珍藏P181编号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