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23 吕世宜 隶书 四屏立轴

隶书
拍品信息
LOT号 0123 作品名称 吕世宜 隶书 四屏立轴
作者 吕世宜 尺寸 200×48cm×4 创作年代 --
估价 220,000-320,000 成交价 RMB 287,5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四屏立轴

题识:右汉鄐君开石六刻字,临为念庭大兄同年书家教正,西村弟吕世宜。
钤印:吕世宜
说明:上款金城,即陈金城(1802-1852),字念庭,号殿臣,惠安洛阳人。他幼年颖悟、过目成诵。13岁参加县试考中秀才,入泉州清源书院读书,与陈庆镛、黄宗汉等同窗。16岁师从同邑经学家孙经世攻读经学,孙赞其才华许配以女。21岁参加乡试,以第十三名入取举人,时称“四书文灸人口,经文进呈御览,弱冠文名大振”。陈伯达(1904-1989),原名声训,又名健相,字尚友,系陈金城曾孙。

态处篆隶间 韵超朴茂外
——吕世宜《汉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隶书四屏》赏析
在突破宋、元、明以“帖学”为尊进行书法创作的樊笼后,清代书法完成了艰难的蜕变,“碑学”一脉自此兴盛;吕世宜生逢干嘉之后,金石考据之学成为显学之际,与同时代诸多书家一起投入了碑学研究与创作的洪流。
书家对碑学书法的研习以临原碑为正脉,显性表现可以概括为“通变”。“通”是“变”的前提,没有真正的“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变”。吕世宜自然也不例外,《汉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隶书四屏》(以下简称《开道碑四屏》)即为其“融通”之作的一份典型样本。
《开道碑四屏》落款虽托名为“临作”,实为“创作”,这一称谓肇始于晚明,是时“奇异”风尚统治文坛,为表对“原文内容”的致敬,书家创作后仍自谦的以“临”字定作品名。
吕世宜自言“三十学隶,四十学篆”,“《礼器》、《天发》、《张迁》等临习十遍百遍,秦篆汉隶得心应手”,“年四十以隶名于时,小字大字具得汉人意,必传无疑”。《开道碑》亦为常临之作,且受益匪浅。“吕世宜擅八分书,盖得力于鄐君碑(开道碑)……隶书大字与汉人楮叶莫辩(杨浚语)”。
原刻石以圆笔为主,参篆意,内松外紧,气势饱满,以斜取势,结体奇崛。
《开道碑四屏》既为“创作”,正是表现在“通变”“融通”之上。除已不见原碑中的“以斜取势、结体奇崛”面貌外,吕氏还对笔法、结体、章法等做了特别变化,使之拥有一种既朴茂又典雅的“调和”之美。
字法上将篆、隶、金文甚至楷书合而为一,使得可识可书;用笔方圆结合、刚柔相济,打破了隶书强调“蚕头燕尾”的程序化笔法,风格取“横平竖直”;此种“糅合”笔法很好的规避了拘谨乏趣呆滞刻板的状态。在点画线质上,厚重与瘦劲、雅洁与朴茂融为一体,使线条自然呈现迟涩坚挺,又侧重笔意,毫无荒诞虚空、鲁莽灭裂之气;结体上以谨严质朴为主,又加以巧妙变化,使线条在连续运动中的空间分割出现一种中正之感,将摩崖石刻之古朴拙趣部分转化为工整节制之美;又因字形做了巧妙变化,使左顾右盼更现灵动有致。
《开道碑四屏》是读书人与读书人(上款“同年”挚友陈金城)的对话,是吕世宜几十年法度功力的自然体现,没有丝毫粗俗、浅薄、霸悍、造作之气,达到了一种超越古意的审美趣味。展现出遒健朴茂、宁静平和的格调,是一件开阖有势、气韵生动、纵横有度、丰茂沈雄的书法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