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49 清乾隆 粉青釉雕折枝花果纹大碗

粉青釉雕折枝花果纹大碗
拍品信息
LOT号 0949 作品名称 清乾隆 粉青釉雕折枝花果纹大碗
作者 -- 尺寸 直径34cm;高16.5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3,000,000-4,000,000 成交价 RMB 3,680,000
材质 形制
著录
《徐氏艺术馆》,香港,1991年,图127
《徐氏艺术馆·陶瓷篇Ⅳ·清代》,香港,1995年,图36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4(Ⅱ),353页,图1804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器硕大,深弧壁,撇口,圈足。器内无纹,碗外雕饰折枝四时花卉,牡丹、莲花、芙蓉、翠菊、茶花、桃花,皆自圈足而出,上方间隙则添饰桃、荔枝、石榴及佛手。其雕工流畅俐落,细致入微。通体及足内满施粉青釉,色泽匀净莹润。底署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颜色釉瓷是众多品种中,种类、釉色尤为丰富者,清乾隆时期的《南窑笔记》关于制釉工艺记载:「夫釉水配法,非有书传,亦无定则,法多配试,自有独得之妙。五金八石,皆可配入。色之诡怪,奇异不一,而足千变万化,俱成文章,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古代陶工取天然原料,经火力炼造,使得釉色天然所成,以其本色之美,展现釉之天姿,表现出其「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精神内涵,富有天然韵致,体现了陶瓷艺术的真谛。清代色釉瓷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推陈出新,创烧品种繁多。乾隆时期其色釉瓷的生产更是精益求精。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评价有「其制作之巧妙,彩色之艳丽,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本品端庄的造型、精致的纹饰与温润似玉的粉青釉浑然一体,显示出乾隆朝高超的烧瓷技艺,体现出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艺术境界,为乾隆时期精品。
拍品最早为徐展堂静观堂收藏,并著录 于《徐氏艺术馆》、《徐氏艺术馆·陶瓷篇Ⅳ·清代》。1996年由香港佳士得举槌,此后被Eskenazi收入麾下,后又传至玫茵堂,并录于《玫茵堂中国陶瓷》中,直至2012年香港苏富比「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四」专场拍出,此后又为张宗宪所藏至今。拍品来源 清晰,皆为名家递藏,足可见其珍。
雍干二朝,皆见此类雕四季折枝花果纹瓷碗。雍正作例,多带篆款,然其粉青釉,色调偏蓝。英国Anthony de Rothschild收藏一雍正作例,录于康蕊君《The Anthony de Rothschild Collection of Chinese Ceramics》,卷2,1996年,编号144。另一件出自何尔家族收藏,售于香港苏富比2000年5月2日,编号543。
参阅:
《The Anthony de Rothschild Collection of Chinese Ceramics》,卷2,1996年,编号144;
香港苏富比,2000年5月2日,编号543
来源
静观堂旧藏
香港佳士得1996年11月3日,Lot.570
Eskenazi Ltd. 伦敦
玫茵堂旧藏
香港苏富比2012年10月9日,「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四」专场,LOT 33
张宗宪旧藏
《徐氏艺术馆》,香港,1991年,图127
《徐氏艺术馆·陶瓷篇Ⅳ·清代》,香港,1995年,图36
《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伦敦,1994-2010年,卷4(Ⅱ),353页,图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