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58 清乾隆 御制剔彩寿春宝盒

御制剔彩寿春宝盒
拍品信息
LOT号 0958 作品名称 清乾隆 御制剔彩寿春宝盒
作者 -- 尺寸 直径31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1,200,000-2,200,000 成交价 RMB 1,380,000
材质 形制

「寿春宝盒」、「大清乾隆年制」款
盒圆形,弧壁浅圈足,子母口相合。整器以剔彩工艺雕刻纹饰,现红、黄、绿三色,以朱漆为主,间以黄绿二色层层剔雕为饰。盖面雕圆形开光,「卍」字锦地上雕聚宝盆,盆内发出万道霞光,霞光之上托一「春」字于盖面正中;「春」字上部中心圆形开光内居寿星,其端坐松下,仙鹿卧于一旁,寓春寿之意,「春」字两侧雕腾龙于如意云海之中。
盒盖和器身外壁纹饰基本相同,各有四组开光,开光之间为方胜、犀角、宝珠、珊瑚等杂宝纹。开光之内以「倪瓒洗桐」、「陶渊明爱菊」、「羲之爱鹅」、「饲鹤图」、「米芾拜石」、「抚琴图」及「李白对酒邀月图」等高人逸士的故事为主题进行雕刻。色泽丰富烂漫,人物神情喜庆欢愉,各具意趣。上下口沿环饰灵芝纹一周,足墙雕回纹,器内壁及圈足内髹黑漆,漆色光亮,盒内及盒底中心各有描金楷书刻「寿春宝盒」四字双行款及「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寿春宝盒多为漆器制品,早在明代嘉靖时期已有制作,乾隆一朝因帝之所好,仿制了一批剔彩雕漆寿春宝盒,无论品质亦或艺术水准,都可与嘉靖时期相媲美。此盒样式及大小均承袭嘉靖朝制品,但其雕刻之细腻,犹如镂空的效果,又证明了乾隆时期剔彩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变化,对传统技法不断提高的同时在刀法运用上刻意追求多层次表现效果,如探刀于图案之下,状其交迭翻卷之态,以其获得铃珑剔透的真实感和立体感,雕工精湛,层次清晰,工匠运刀如笔,犀利准确细致。
此类寿春宝盒于清宫多有制作,《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初十日)郎中白世秀、员外郎金辉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红雕漆寿春宝盒十二件,传旨:着刻‘寿春宝盒’、‘大清乾隆年制’,先贴样呈览。钦此。于本月十一日郎中白世秀、员外郎金辉将红雕漆寿春宝盒一件过得‘大清乾隆年制’、‘寿春宝盒’款样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准刻,着翰林写。钦此。于十月二十日员外郎金辉将寿春宝盒十二件刻得款,安在奉三无私呈进讫。」
翻阅公私典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现藏两个分书嘉靖及乾隆款的寿春宝盒(见2008年台北出版《和光剔采——故宫藏漆》,图版87及137);北京故宫博物院除了藏有一件明嘉靖春寿宝盒之外,尚有一件春寿宝盒,应为清乾隆时期所作,唯不落款与本件相异(见2006年香港出版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清代漆器》,图版61号)。拍卖所见有一件刻同款,为大阪万野美术馆旧藏,2002年10月28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编号568;2008年4月11日再次上拍,编号2863;一件尺寸较大,为 Avery Brundage 收藏,著录 于 Harry Garner 爵士主编《Chinese Lacquer》,伦敦,1979年,图版90;两件大尺寸例分别在佳士得纽约拍卖,一件2004年9月21日,编号84,另一2010年3月26日,编号1193。
拍品此前由胡惠春和A&J Speelman先后递藏,胡惠春为民国上海大收藏家,暂得楼主人,所藏多为明清官窑瓷器,1949年曾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后移居香港,先后以不同形式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350余件藏品。A&J Speelman为英国最著名的古董商之一,乃家族三代共同经营,1905年便已在伦敦立足,现今的经营者Jules Speelman先生于1964年加入了其父Alfred Speelman先生的生意,并于1970年代全面接管并扩充了家族事业,并且也是在那个时候公司的经营方向逐渐转向亚洲古董艺术,涵盖各类古雅珍玩诸如瓷器、景泰蓝、珐琅瓷、漆器、象牙、皂石、玉石类、木雕、竹刻各种材质藏品。
来源
胡惠春旧藏
A&J Speelman旧藏
北京保利,2014年12月4日,Lot.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