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63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黄地花卉葡萄纹大碗 (一对)

铜胎画珐琅黄地花卉葡萄纹大碗
拍品信息
LOT号 0963 作品名称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黄地花卉葡萄纹大碗 (一对)
作者 -- 尺寸 直径19cm;高10cm×2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150,000-25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本品为清乾隆时期典型的造办处所制之品。釉料色阶变化柔和光洁,珐琅彩亮丽精美,画面层次分明,纹饰优美,因其工艺精良,色彩妍丽,呈色鲜明,在宫廷造办处之精湛工艺的加持下,繁花似锦,构图实为精美;加之奇巧的造型设计,殊为难得。
碗为敞口外侈,弧壁深腹,至下渐敛,底承圈足,通体以画珐琅之技装饰。外壁于明黄色珐琅釉底色上,满饰缠枝花卉图,各式花卉娇妍华美,敷色丰富,枝叶翻转自如,碗腹正中各有圆形开光,内青色绘夔龙纹;碗内施白色为地,近口沿处过枝法绘葡萄藤叶,线条细腻,图纹精美;碗内心描饰一对蝴蝶,似晕染而成;近足处饰一周如意云头纹,碗底心亦以黄釉为地,其上青釉绘团夔凤纹。整器色彩明快,构图丰满,用笔工致,口沿露铜胎并鎏金,具有浓烈的宫廷喜庆风格。
铜胎画珐琅技术能于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传入中国,得益于清帝具有的文化素养、又善于接受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所给予的大力扶植和提倡。康熙二十三年(1684),沿海口岸开放海禁后,画珐琅技术被作为全新的西洋工艺引进清宫造办处开始研制。此时的画珐琅还停留在对烧造技术的控制掌握,体型小巧,品种单调,所用珐琅之色仅仅九种。至雍正朝则开始注重花纹及器形之表现,画珐琅器的烧造无论是器形、胎骨、釉色,还是装饰画面的山水、人物、花卉等,均可称丰富多彩。加之雍正胞弟、任造办处总管的怡亲王亲力亲为,都使雍正时期的画珐琅工艺水准达到较高之境界。到乾隆时期,可谓集前两朝之大成,技术全面,做工恭整精致、装饰繁缛华丽。

来源
英国藏家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