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829 张照 行书颜真卿《赠裴将军》 立轴

行书颜真卿《赠裴将军》
拍品信息
LOT号 0829 作品名称 张照 行书颜真卿《赠裴将军》 立轴
作者 张照 尺寸 175.6×49.9cm 创作年代 --
估价 300,000-500,000 成交价 RMB 437,000
材质 水墨绫本 形制 立轴

题识: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腾陵何壮哉。将军临北荒,烜赫耀英材。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登高望天山,白雪正崔嵬。入阵破骄虏,军声雄震雷。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临颜鲁公,张照。
钤印:张照之印、瀛海仙琴
鉴藏印:洁盫审定真迹、贲隅罗冈钟琴初收藏书画印
说明:两方鉴藏印均为收藏家钟琴初之印。钟琴初,广东番禺人。近代书画收藏大家。精于鉴别收藏名家书画,后归于各大博物馆、美术馆。

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亦号梧囱、天瓶居士,松江府娄县人。清代戏曲家、书法家、书画目录整理学者。
康熙四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散馆授检讨,南书房行走。雍正元年,累迁侍讲学士。次年,圣祖训士民二十四条,世宗为之注,题曰《圣谕广训》,照疏请下学官,令诸生诵习,得迁刑部侍郎。十一年,授左都御史,上奏更定律例数事,以修《大清会典》,书成,升刑部尚书。十二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定乱苗,稍收其地,置流官,既而苗复叛。照素忤鄂尔泰,上责鄂其措置不当,“改土归流”有误,因请行。十三年,上命照为抚定苗疆大臣,与同扬威将军哈元生、副将军董芳讨之。议划施秉上下分兵而置,遂无功。
乾隆元年,高宗即位,召张照还京,湖广总督张广泗往代。圣怒照挟私误军兴,广泗复劾照谬妄,元生等并发,遂夺职逮下狱。廷议当斩,然特命免死释出狱,令在武英殿修书处行走。二年,起内阁学士,南书房行走。五年,复授刑部侍郎。谏言:“律例新有更定,校刻颁行诸行省,期以一年。”特旨允行,参修《大清一统志》。后上以朝会乐章,句读不协节奏,虑坛庙乐章亦复如是,高宗命庄亲王允禄及张照遵圣祖所定《律吕正义》,考察原委,下部议行,续修后编。七年,复擢刑部尚书,兼领乐部。九年,奉命与梁诗正等,鉴别宫廷所藏历代书画,分类编成《石渠宝笈•初编》四十四卷,主持编纂《秘殿珠林》二十四卷。十年,父卒於家,奔丧,上勉令节哀,毋致毁瘠。照方有疾,至徐州,卒,年五十五。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敏”。
张照天资聪慧,敏于学,富文藻,通释氏之教。能诗文,其作诗豪放,好驱使禅语。且擅画,能画兰,间写墨梅,疏花细蕊,极其秀雅。尝作白描大士像,寥寥数笔,而法相自佳。
照通音律,时尝与庄亲王奉敕查《律吕正义》。其于昆剧、京剧等诸多地方戏皆有涉及。曾主持编纂宫廷大戏,所作杂剧《月令应承》、《九九大庆》,并作传奇《劝善金科》、《升平宝筏》二百四十出,规模宏大,供宫廷搬演,开“连台本戏”之先河。戏曲学家星煜评其戏剧创作时说:“他是中国连续剧的创始者,无可争议”。
张照尤工书法,常为乾隆帝代笔,擅长行楷书,为“馆阁体”能手。书法初从董其昌入手,继乃出入颜、米,天骨开张,气魄浑厚。高宗评其曰:“照资学明敏,书法精工,为海内所共推,暇瑜不掩,其文采风流不当泯没也。”张照逝后,大清皇帝钦定摹勒臣子墨迹者,照当为第一人也。
著有《天瓶斋书画题跋》、《得天居士集》,刻有《天瓶斋帖》行世。

得天先生此作,以行书临唐颜真卿《赠裴将军》诗帖。此诗见于《全唐诗》第一百五十二卷,诗中所言“裴将军”即裴旻。裴旻,东鲁人,祖籍河东闻喜。曾镇守北平郡,先后参与对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战事,官至“左金吾大将军”。其舞剑技艺出神入化,与“李白诗歌”、“张旭草书”,并称“唐代三绝”。此作所临之颜鲁公《裴将军》诗帖,历来评价甚高。明人王世贞曾评道《裴将军诗》“书兼正行体,拙古处几若篆籀,而笔势雄强健逸,有一掣万钧之力。”
得天先生可谓深得颜鲁公之三昧,其书之结体,兼揉楷、行、草诸体。其书之结构,开合纵横,时而浑厚雄健,时而游龙飞舞,震人心魄。其书之点画,奇杰飞动,奔雷掣电,一举千钧。张氏此作从小处着眼,细观之,或有意在书法中表现武术之律动,时而激越、时而静止,将书法与武术之节奏融合之,可谓相得益彰。此诗卷从大处着眼,纵观之,又犹如处身于策马嘶杀的古战场之上,感受到剑拔弩张之势,让人不由生得一股森然激烈之豪气。实为先生精心之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