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315 尚扬 2007年作 董其昌计划-10

董其昌计划-10
拍品信息
LOT号 0315 作品名称 尚扬 2007年作 董其昌计划-10
作者 尚扬 尺寸 128×248cm 创作年代 2007年作
估价 1,800,000-2,600,000 成交价 RMB 1,856,376
材质 综合媒材 画布 形制
出版
《截点—当代艺术的中国形象》蓝色空间画廊 成都 中国 2007年(图版,第99-100页)
《尚扬》安徽美术出版社 合肥 中国 2007年(图版,第137页)
《尚扬:董其昌计划》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中国 2009年(图版,第49页)
款识:Shang 07(左下);董其昌计划-10 尚阳 Shang Yang 2007(画背)
展览
2007年12月20-29日「截点—当代艺术的中国形象」三峡博物馆 重庆 中国
2009年5月9日-6月7日「尚扬:董其昌计划」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中国
2014年10月10-13日 「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 北京 中国

尚扬的艺术创作,总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表面上看是从具像走向抽像,实际则是对思想表达的愈发专注,也是对西方媒介与中国文人艺术传统之结合的逐步探索。
从早期的《黄河船夫》,之后的乡土系列,到上世纪90年代的「大肖像」、「大风景」和「诊断」系列,再到「董其昌计划」,尚扬作品中描绘的对像总离不开土地与山,即都是我们所立足的这片大地。中国人对土地有着独特的眷恋,原始社会时期中原地区温暖的热带气候与平坦肥沃的土地吸引了我们的祖先在此开始农耕生活,与欧洲地区人们的游牧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这形成了我们固有的祖先意识与家族情怀,土地的概念在中国人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尚扬的创作母体始于土地,代表着东方民族最始初的源起,也具有强烈的东方意韵。艺术家本人的性格也从作品中不经意的透露,尚扬朴实厚道的为人广为人知,也如他的创作,透着质朴的气息。
山立于地上,是隆起的土地在向天空仰首。「大风景」和「董其昌计划」的作品中,总有山这一意象的出现。《董其昌计划-10》(Lot 315) 中,画面左侧,隐约可见山体于空白中屹立,如南宋绘画中描绘的远山,似隐非隐。山,是土地的延续,是尚扬的创作中从此不可脱离的母体,也是中国文人艺术最恰当的载体。登峰造极,对于尚扬来说,不仅是绘画主题的演变,更是艺术道路探索上的成就。
要论尚扬作品中的山,「董其昌」是一个关键的点题线索,也是尚扬数十年艺术探索中一个响亮的符号,一个隐晦而巧妙的概括。明代董其昌将唐至元代的绘画发展,按画家的身份、画法、风格分为两大派别,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崇南贬北,提倡文人画的南宗,贬抑行家画的北宗。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对其后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关键的引导性作用,文人画地位在之后逐步提高,并统领了中国绘画的后续发展方向。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寄情于山水,借艺术抒发个人情怀。尚扬所保留的,是董其昌所提倡的文人画中,文人山水的主题元素,文人幽淡的雅致情怀。山,在作品中是中国绘画的缩影,是「董其昌计划」中中国气质的体现。《董其昌计划-10》中大片的留白,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营造文人气质,渲染意境惯用手法。在尚扬的作品中,山,不仅是绘画的主题,也是书写性表达载体,山以不同的材质被呈现,有着不同的触感与形态。
《董其昌计划-10》中的山,暗淡到仿佛是右侧画面的一个陪衬,要隐去到背景中,正向画面告别,右侧仿佛要跳出画面的否定符号,大如山川,突兀的立着,仿佛刚从高空坠落,斜插入大地,霸道横行,粗犷乖张。不羁的笔触在画面上一扫而过,不均衡的颜料在画面留下流淌的痕迹,干湿的对比,颜料饱满与皴擦粗糙的对比,都让这个否定的符号在画面中更加突出肆意。它代表西方图示中的涂鸦与涂抹,是西方现代艺术中无法跳过的重要一环。画面左右两侧的对比,东西方的对话由此展开。
可以在美术史中留名的艺术家,总是对其所处时代,做出了开疆扩土的贡献。艺术上的开疆扩土,便是以固有媒介将不同文化背后所呈现的艺术样貌恰当地结合。中国的文化与艺术与西方所发明的油画媒介有些格格不入,因为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与感觉。油画媒介具有较强的质感和丰富的变化,适合用于具像描摹或疯狂式的挥洒。中国传统绘画重的文人格调,细腻和委婉。所以,从感觉这条道路去寻找两方的交叉点是牵强的。
尚扬是具有开创性的。尚扬转而从最能够代表中国绘画的主体—山—来入手,这是他脑海中中西艺术交融的媒介,是一种共通的语言,有着丰富的可塑性与表达方式,有着中国绘画数百年的缩影。这是尚扬的「董其昌计划」,是他从「董其昌」作为切入点,将西方的油画媒介与中国传统艺术碰撞的艺术蓝图。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局部)南宋 中国 北京 故宫博物院藏
1. 尚.米榭.巴斯奇亚《无题》1982年
2. 法兰兹.克莱因《马霍宁 》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