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572 清早期 白玉雕凤鸣岐山摆件

白玉雕凤鸣岐山摆件
拍品信息
LOT号 0572 作品名称 清早期 白玉雕凤鸣岐山摆件
作者 -- 尺寸 宽16.7cm 创作年代 清早期
估价 1,200,000-1,5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摆件选用和田籽料,致密白皙,局部留皮。立体圆雕,一处山崖之上,怪石垒叠,玲珑镂空,蜿蜒嶙峋。旁边凤凰高亢鸣叫,双爪着地,曲颈昂首,双翅正欲归拢,尾羽朝上,飘逸洒脱,似刚从天而降。对面一只麒麟蹲坐在地,两前肢斜伸支地,两后腿蜷缩,后仰望天,呈现出瑞兽来临的画面。
麒麟和凤凰同为古代天降吉祥的象征,级别甚高,出现在玉雕图案中,可以推定是皇家官造之物。《礼记·礼运第九》描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地位与龙平起平坐。在儒家经典中,多次记载麒麟出现带来社会的重大变革。《孔子家语》言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院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提及“西狩获麟”并为此落泪,表示“吾道穷矣”。他又曾写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在后世独尊儒术的理念中,麒麟被视为儒家的代表,主太平长寿。《明会典》中,洪武二十四年即规定,公、侯、驸马、伯以麒麟作为补服图案,故称一品麒麟。这一传统贯穿明清两代,并以之比喻德才兼备的杰出贤良。凤鸣岐山之地便是宝鸡岐山。岐山乃西周的发源地,传说曾有凤凰栖息于斯,起飞时高声鸣叫,形成凤凰山——岐山。民间认为正是周文王的德政才带来了凤凰降临,开辟周代数百年的天下。凤鸣岐山和麒麟现世常一同使用,预示圣王时代的到来,天下必然安定昌隆。
由题材再观物象刻画,玉雕中的麒麟头部双角短,前额前吻突出,长须垂胸,蹲坐姿态与清代康熙瓷器中描绘的外观动态颇为相似。凤凰造型饱满,体态厚重,长冠后卷,神情安详,亦与清初凤纹鸟纹风格吻合。而传世清代早期玉作,多有雕镂空怪石的文房笔架,并在同一时期书房案头绘画画面中得到左证。由此可知,此件玉雕当为清代早期之作。经历了明末战乱,满人入关,希望得到天下的拥护,期盼人才辈出,江山永固。同时昭告天下,新的帝王与商汤周文王一样,将开启一代太平盛世。清初许多艺术品,都通过祥瑞的图案表达这样的理念和情怀,此件玉作可谓个中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