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606 近 民国11年(1922) 金西厓制 金北楼画 朱强村铭 古梅图秘阁

金西厓制 金北楼画 朱强村铭  古梅图秘阁
拍品信息
LOT号 0606 作品名称 近 民国11年(1922) 金西厓制 金北楼画 朱强村铭 古梅图秘阁
作者 -- 尺寸 长28cm;宽7cm;高2cm 创作年代 近 民国11年(1922)
估价 5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1,725,000
材质 形制
出版
金西厓竹刻作品目录,秘阁第8号。
王世襄,《竹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页59。
金西厓,《刻竹小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页269。
Sydney L. Moss Ltd. “Emperor, Scholar, Artisan, Monk: The Creative Personality in Chinese Works of Art ” Edition Not Stated edition(1984), p171.
董桥,《故事》〈西崖在英伦〉(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页84。

释文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沤尹写易安词句,北廔画,西厓刻。」刻铭并款识
来源
Sydney L. Moss
董桥

此秘阁为近代竹刻名家金西厓(1890-1979)竹刻精品,著录于手稿本《金西厓刻竹目录》秘阁第8号:「八,白竹。七寸九分,二寸二分。拱画梅花。朱古微题。壬戌(1922)三月」阳文刻金拱北(1878-1926)画梅,阴文行书刻词人朱祖谋(1857-1931)题易安(李清照,1084-1155)词并款识:「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沤尹写易安词句,北廔画,西厓刻。」曾为著名作家董桥先生旧藏,在其《故事》一书中有〈西崖在英伦〉一文,详记于英国伦敦收藏此件古梅秘阁之因缘,他自述在文玩图录见到此秘阁的第一印象为:「一枝寒玉,三分冷淡,六分微茫」。
此竹刻秘阁乃金西厓三十三岁盛年之作,采隐起圆滑之吴之璠浅浮雕刻法,层次变化多于薄地阳文刻法,传世金西厓竹刻作品中绝无仅有。刻写金北楼古梅图诗文,铭款以浅刀出之,蕴藉雅情逸趣。构图则别出心裁,梅干粗壮挺拔,自左横出,盘屈似铁,如若盘石;虬枝多折,屈伸而上,含苞初绽,示其孤傲高洁之志;节瘤破枝剜凿黝深,如画龙点睛,见其拙劲苍古之势,又以之映衬梅干上施以极浅浮雕刻划之细纹,然远望如素白质地者,正如宋人卢梅坡〈梅花〉诗云:「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画外适有无尽意,艺匠正是借此微妙的对比表现梅干犹覆残雪、冰枝乍破,寒梅初绽之景,呼应易安词句之意境。沤尹所题词句出自李清照〈孤雁儿〉: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观其孤冷凄楚之意境,此词明为咏梅,实为悼亡,适在寄托词人对于南迁后不久即病故的夫婿赵明诚(1081-1129)之哀思,反映了两人深挚的感情。
金西厓(图1),名绍坊,字季言,号西厓,以号行。浙江南浔(今湖州)人,久寓上海。曾学土木工程,家学渊源,酷爱艺术,初从长兄金城先生习绘画,后从仲兄金绍堂(号东溪)先生改学竹刻,有出蓝之誉,并精研竹刻艺术及其发展史,名著《刻竹小言》为融会竹刻理论,贯通名家之作,成为二十世纪最杰出之竹刻家。他也是著名的文物鉴赏家王世襄(1914-2009)的四舅父。
朱祖谋(图2)原名朱孝臧,字藿生、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强村,浙江湖州府归安县埭溪(今湖州市吴兴)人。父朱光第官河南邓州知州,曾于著名的「王树汶冤案」中秉公执法,因而得罪高官权贵,遭到免职,不久于贫病中客死异乡。朱祖谋自幼即雅好诗文,弱冠即与地方文士诗歌酬唱,声名鹊起。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清末民初词学泰斗。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著有《强村词》。
金北楼(图3),原名金绍城,又名金城,字巩伯、拱北,号北楼,又号藕湖,为金西厓长兄。民国初年曾任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国务秘书,并参与筹备开办古物陈列所,倡议将故宫与热河行宫所藏金石、书画于武英殿公开陈列展览。金城博学多才,于书画篆刻金石六艺无所不精。山水承继马夏,人物楷模唐仇,花卉善恽南田没骨画法,摹古兼能创新。他与陈师曾(1876-1923)、周肇祥(1880-1954)等人于北京筹建中国画学研究会,被推为京津画派领袖。对于传统绘画技法及理论研究亦深有造诣,著有《藕庐诗草》、《北楼论画》与《画学讲义》等。

注释1:金西厓,《金西厓竹刻作品目录》手稿本,秘阁第8号,无页码。
注释2:董桥,《故事》〈西崖在英伦〉(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页84。
注释3:(宋)李清照,〈孤雁儿〉收入:唐圭璋编著,孔凡礼补辑,《全宋词》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8),页925。

重10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