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829 吴冠中 1990年作 野井(倒影)

野井(倒影)
拍品信息
LOT号 0829 作品名称 吴冠中 1990年作 野井(倒影)
作者 吴冠中 尺寸 39.5×30.5cm 创作年代 1990年作
估价 3,000,000-5,000,000 成交价 RMB 5,635,000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出版
《名家翰墨第22卷——吴冠中鉴定特集》 P131 翰墨轩 1990年版
《吴中冠自选画集》 P64 北京东方出版社及香港建筑与城市出版公司 1992年版
《吴冠中全集III》 P278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年版
签名:荼九〇
强烈的个性和独立的思考,不仅使吴冠中成为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史中最具风格辨识度的代表性画家,更使其艺术风格与观念充满了叛逆性格与创造力。伴随着吴冠中一生的艺术道路,几乎在其每次与时代潮流的碰撞时,都能引起争议与波澜。当然,也正是因为吴冠中不懈的艺术实践与敏锐的思考总能与中国艺术现代性的时代命题紧密相连,才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吴冠中与中国现代艺术潮流的第一次碰撞,始于他1950年从巴黎留学归国,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在日益严酷的政治环境中,文艺创作的风气愈发紧张,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几乎成为当时艺术家的唯一选择,而吴冠中在巴黎所接受的那套西方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此时已被当作“资产阶级的艺术形式”而被大加批判,而画家本人当然也因此遭遇了长期的磨难。然而,长久的质疑和边缘化并未消磨掉吴冠中探索本体形式语言的热情,在相对疏离于政治的风景画题材中,吴冠中艰苦而又兴味盎然地坚持着个人的艺术追求。就是在这段几乎得不到认同的漫长的坚守与摸索中,吴冠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脉搏,如艾中信所言:“很注重笔精墨妙的吴冠中,在他近年来的风景画作品中日益显现他对油画色彩和用笔技巧的音乐感。”
从自然对象中发掘色彩和点线的节奏韵律,这确实是吴冠中艺术中最为鲜明和成功的创造,但与他的同学朱德群、赵无极不同的是,吴冠中对于本体形式的热情始终没有完全脱离最初唤起美感的具体物象,即所谓 “风筝不断线”。正是因为这根维系着具象存在与抽象美感间微妙关系的“线”的牵引,才使得吴冠中的艺术如齐白石的大写意绘画一般,具有了雅俗共赏的性质。当然,从更为本质的层面来看,吴冠中的艺术风格能够在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中独树一帜并产生广泛影响,不仅在于他在具象抽象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更是源自他的点线布局背后有着明确的艺术家主体的精神情感作为依托。这种将客体的形式与主体情感融而为一的追求,源自中国传统艺术中对于意境的推崇,亦如吴冠中自己所说:“我爱绘画中的意境,不过这意境是结合在形式美之中,首先需要形式才能体现。用绘画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这就是我艺术生涯的核心……”
创作于1990年的油画《野井(倒影)》是吴冠中在改革开放之后创作的一批通过风景题材明确探索艺术形式美感的重要作品,这批作品是吴冠中对于过去三十年僵化的“内容决定形式”观念的大胆挑战,同时也是经过艺术家1991年自我检视而未被撕毁的得意之作。《野井(倒影)》以画面中一潭水面为核心,围绕这一泓静水的是四棵白桦树干,背景则是深绿色的围屏,将这静谧的一隅与世隔绝。点、线、面的形式语言在这幅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宁静水面所形成的如镜子般明澈的灰绿色块奠定了整体的基调,而岸边柔韧斜倚的野草与向上生长的树干所构成的线条、点缀其间的亮色和重色色点,则共同构成了跳动的音符,谱成寂静幽澜的夜曲。今天看来,吴冠中创作《野井(倒影)》的时期,也正是他酝酿针对中国画家以技法程式的重复模仿代替“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的精神追求所造成的弊病,提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的著名观点。一石激起千重浪,这一极富创造气魄与叛逆精神的观念引起了中国艺术界广泛而持久的争论。而以此观点反观吴冠中的这幅小小的风景作品,无疑会发现,其每一笔线条的伸展与色点的挥洒,似若自由随意却又实在地融合在整体的意境之中。选择甚么样的笔触、甚么样的色彩去传达对象,不是画家在写生之前就已经打算好的,而是在面对景物时,根据具体的情感意境而有机生发出来的,《野井(倒影)》呈现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借由形式语言而保留下来的画家瞬间心境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