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838 陈丹青 1983年作 牧羊人

牧羊人
拍品信息
LOT号 0838 作品名称 陈丹青 1983年作 牧羊人
作者 陈丹青 尺寸 44×59cm 创作年代 1983年作
估价 2,800,000-3,800,000 成交价 RMB 3,220,000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签名:陈丹青 1983.7
说明
陈丹青80年代初以西藏题材创作的《西藏组画》系列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美术史重要作品。《西藏组画》一组七件,均被国内重要机构及重要私人藏家收藏,而《牧羊人》一作于2007年拍出3584万的天价,创陈丹青个人的拍卖纪录。此作是陈丹青赴美后,对此系列作品甚感怀念而精心创作的一件油画,故从色彩、笔触及情感上都传承了《西藏组画》的精髓。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美术界对西藏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后毛泽东美术时代最早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强音。而在这一被称为“生活流”的美术潮流中,陈丹青无疑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70年代后期中国艺术家开始反思文革的现实主义美术模式,文革结束从某种意义上预示着意识形态的解体,尽管这种解体是缓慢的,但是个人必须寻求社会行动组织和凝聚的准则,回到道德中合乎情理。伤痕美术就是出于对人的同情和关怀,那么接下来的乡土美术则在具体化个人和人道主义的道路走得根据深远,不同于歌颂莺歌燕舞的生活的50年代和文革的美术作品,乡土美术从人道主义的观念出发,比较客观地描绘农村中的真实存在,不回避现实生活中落后的一面。和文革期间流行的“高大全”的表现模式相比较,乡土美术具有“小苦旧”的特点。小是指题材小,人物地位小,是普通的农民;苦,是指他们的生活状况苦;旧,是指环境和面貌旧。藏民那朴实的衣饰、慵淡的眼神、随意排放的器皿和平实的构图已经将美术中的人文关怀和生活结合在了一起。
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特批经费允许陈丹青去西藏,他在拉萨待了半年,完成了全部七幅《西藏组画》才回到北京,陈丹青曾说他创作《西藏组画》是受到了法国米勒现实主义绘画的启发。当年10月,《西藏组画》在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展上引起轰动,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陈丹青和《西藏组画》堪称是承前启后的作品,召唤者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为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运动吹起号角。
《牧羊人》是艺术家西藏题材作品中为数不多描绘西藏自然图景中牧民形象的作品,西藏之所以被称为圣神之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的高海拔和特殊的地域景致,我们对西域圣地的想象也大多来源于雪山高原。陈丹青在这幅画中将山脉、羊群和牧羊人分别按照远景、中景和近景的序列进行表现,远山近天,山尖几乎擦着天空的云朵,西域高原特有的山景给人一种震撼和神圣之感;近处是羊群和两位牧羊人,自由闲适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一动人的画面让我们想起了西方古典绘画中经典的“田园牧歌”的题材,只不过场景和人物被陈丹青置换了时空。从这个角度来说,陈丹青不仅如他所说将学习的对象瞄准了西方的现实主义以及古典主义绘画,而且他也在反思绘画叙事性交换的可能。陈丹青的西藏作品中蕴含了深沈的人文关怀,并非片面的民族符号化图像,陈丹青将牧民和他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游牧和地域化的图景是藏民生存的环境,只有通过这样的表述才不至于流于空洞。
陈丹青笔下的藏民不再是载歌载舞的符号化形象,而是一种具体的、日常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存在。他用欧洲现实主义的油画语言打破了苏式风格以及文革宣传画风格的限制,引导了一个新的艺术风潮,启示我们对艺术自身的探索以及艺术对人的关怀。陈丹青西藏组画是八十年代中国美术变革的前奏,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是无可争议的里程碑。
《世纪风景之三》,有感于韩国的一次事故。电视播放汉城一座豪华大厦倒塌了,钢筋水泥瓦间夹杂着华丽物品和血肉模糊的身体,这是怎样的一个惨烈景象。而类似事件国内外都不乏例举。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已逐渐被钢筋水泥所覆盖,人类作茧自缚,将所谓第二自然——高楼大厦异化为自己的坟墓,无疑它引发了我的创作冲动。我将钢筋水泥与儿童玩具设计混杂在一起,模拟出电视中那惨绝人寰的场景,强烈的视觉对抗着不和谐,鲜艳的几个雕塑玩具和污秽浑浊的钢筋水泥在色彩上的不调和……这些视觉效果带给人们的是一种难言的尴尬和震撼!淋漓尽致的传达出人类貌似文明的工业化发展,其实也是不知不觉的异化过程!
十几年前这件画作经拍卖途径进入第一位收藏者手中,但这段过程似乎是上天注定它要经历一次意外的磨难。拍卖公司将画作从木框中取下,卷起来寄给买家,而它的新主人将我这件呕心沥血、历时几年的作品随手置于衣柜顶,不久后又因其人发生巨大的变故,而没有再将它打开。三年后当我再次发现并将它展开时,可怕的景象发生了,画面油彩多处起皮剥落,惨不忍睹!后来这件画作辗转到了著名收藏家唐炬先生手中,为了抢救保护画作,他请来了波兰著名油画修复专家尤拉女士帮助修复,我也专程赶到北京共同商量修复方案。我们针对画面情况一致决定保留那些油彩缺损的痕迹,对画作进行整体胶固封闭保护。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处理后,当画作再次呈现在我面前时真是百感交集,我不得不为天衣无缝修复技术深感欣慰与庆幸,但那些斑驳和脱落的痕迹已经跟画面混为一体,似乎上天给了它更加厚重的新生命。此画作经历的这一切灾难和磨砺又与我的创作主题歪打正着的契合在一起,仿佛这幅画作是真的需要经历这样的磨难才能锻造而成一样,这段曲折经历过后的侥幸存留和带着惋惜惆怅的心情,以及屏息揪心的修复过程又何尝不是给这件画作凭添了某种深厚而难言的珍贵呢?一切似乎都是天意!
—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