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308 齐白石 1942年作 五蟹图 立轴

五蟹图
拍品信息
LOT号 0308 作品名称 齐白石 1942年作 五蟹图 立轴
作者 齐白石 尺寸 67×34.5cm 创作年代 1942年作
估价 5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575,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立轴

款识:文正先生雅属,壬午白石齐璜。
钤印:齐大 鉴藏印:叔亮收藏
题签:螃蟹。白石。 钤印:叔亮收藏
说明:
1.上款人张文正(1907-2006),原名张法春,曾受教于于右任、张大千,曾师法齐白石,作品师法自然,深得古人精髓。
2.陈叔亮旧藏lot308-310.
螃蟹是齐白石十分擅长的题材,这类画作表现形式独特,物理、物情、物态三者俱佳,可谓独步画坛。其画蟹之所以成功,与画家持续数十年的观察、探索与研究不可分割。他曾在画中题曰:“余寄萍堂后,石侧有井,井上余地,平铺秋苔,苍绿错杂,尝有蟹横行其上。余细视之,蟹行其足一举一践,其足虽多,不乱规矩,世之画此者不能知。”其画蟹的技法也在不断地革新之中,大约分为三个阶段。最初在50岁左右,白石将蟹壳画为黑墨一团,不能表现出蟹壳的凹凸不平,也未画出足与钳的质感;第二阶段为60至70岁左右,蟹壳以数笔画出凹凸质感,长足大钳已十分生动,但缺乏空灵;第三个阶为80岁至90岁左右,画蟹已臻化境。他在一幅《十蟹图》中阐述了这种变化:“余之画蟹,七十岁以后一变,此又变也。”此幅《五蟹图》画面构图简洁,五只螃蟹从右上而下,或形单影只,或聚在一起,或静止,或横行,形态各异,趣志盎然。画家以浓淡不一的水墨画出不同的螃蟹,每只螃蟹均以精简而富有层次的笔墨表现出蟹壳、蟹脚,表现出螃蟹缓慢、笨拙却令人忍俊不禁的动态。整幅章法虚实得当,笔墨凝重朴厚,螃蟹结构准确,妙趣横生,使观者充分感受到蟹在水中游弋的自由活泼之感。

陈叔亮旧藏书画精品 LOT 308-310
陈叔亮(1901-1991),中国当代知名书法家、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创始人之一、副院长、党委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并任副主席。陈叔亮原名陈寿颐。1901年出生于浙江黄岩的农民家庭。自幼清苦贫寒的生活不曾泯灭他酷爱艺术的天性,家乡民间艺术的自然陶冶及乡村私塾老先生王笠斋的点拨教授,为他的艺术成长打下了深厚基础。日后,凭借良好的悟性和在绘画上的刻苦勤奋,他在自学成材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五四运动的爆发使青年陈叔亮迅速接受新思想并积极投入时代洪流。“七七事变”发生,怀着追求真理、献身中华的满腔热情,陈叔亮决心投奔延安。于1938年秋,带着三个进步青年学生一路辗转千里迢迢来到了中国人民革命和抗战的圣地——延安。
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的8年当中,陈叔亮不仅创作了相当数量的木刻作品,出版过《新美术运动及其它》论文集,并做了近千幅反映延安军民生活的速写。1942年,陈叔亮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从翌年起,他深入边区农村、深入群众生活,在广阔的黄土地上对皮影、年画、剪纸等民间美术形式,特别是西北民间剪纸艺术——窗花——开始进行专业性的发掘、收集、整理、保护以及研究工作。之后,发表了中国第一部研究剪纸艺术的专著《窗花》(1945年3月完稿、1947年出版)。1947年至1949年春,离开延安来到山东老解放区的陈叔亮,担任山东滨海地区地委《滨海画报》社社长,这段时间他创作和发表了一系列配合解放战争的木刻及漫画作品。
1949年,他出席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届文化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文代会”),并担任第一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49年至1951年,陈叔亮调任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美术工作室主任,及华东文化部文艺处副处长。1951年,陈叔亮被调往北京任职。先后担任中央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中央文化部艺术教育处处长,及中央文化部艺术教育司副司长。1957年,陈叔亮调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党支部(1961年改为党委)书记、副院长,直至1982年正式离休,他在工艺美院的领导岗位上整整工作25年。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和工艺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所工艺美术学院之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在他主持领导学院工作期间,尽管政治运动的风雨不曾间断,但他都能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注意保护和发挥广大师生的教学积极性,领导着学院在风雨中曲折前进。
陈叔亮终其一生都在身体力行“首先是革命者,然后才是艺术家”的思想信条。时代的呼唤、革命的需要、广大人民的利益、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从来都理所当然地是他考虑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他一生执着追求真理,追求革命,追求艺术。艺术是他的天性挚爱,又是他作为革命者手中的“枪杆”和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工具”。
作为一位集中国传统文化人格与革命者于一身的老革命家、老艺术家,陈叔亮先生为社会主义中国初创时期的美术事业之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之兴旺、书法艺术事业之昌盛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摘自:《陈叔亮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