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43 张晓刚 2006-2007年作 女孩

女孩
拍品信息
LOT号 0143 作品名称 张晓刚 2006-2007年作 女孩
作者 张晓刚 尺寸 100×85cm 创作年代 2006-2007年作
估价 2,800,000-3,800,000 成交价 RMB 4,025,000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签名:张晓刚 2006-2007
构成近期作品的因素,除了历史和现实所赋予我们的复杂心理外,直接的灵感来源出自私人家藏的旧照片,以及中国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碳精素描画像”。我无法说清楚这些经过精心修饰后的旧照片究竟触动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哪一根神经,它们使我浮想联翩,爱不释手。也许正因为处在今天的时代中这些旧照片已不仅仅给人某种怀旧心理的满足感,也许它们所呈现出的某种单纯直接而又充满了某种虚幻的视觉语言方式,验证了我对高深莫测的样式主义以及虚夸的浪漫主义的厌弃心理?同时,旧照片和碳精画像一类的图示语言,体现出我非常熟悉而又曾经不屑一顾的东西,其中包含着中国普通人长期以来所特有的某种审美追求,比如模糊个性而强调共性,含蓄,中性而又充满诗意的审美特性等等。
——张晓刚

女孩
中国的社会发展历程,实质上是由无数个突变性的转折点所不断促成的,而在这其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更是一次影响尤为深远的巨大转型。政治氛围的逐渐缓解,经济大潮的悄悄降临,意识形态的渐趋松动,不仅标志着集体主义时代的纾解,更预示着随之而来的个人主义时期的到来。而这种“个人主义”绝非一种绝对的自我主义,而更多是自我对于“往昔”以及“当下”社会情境的返溯和内观。不同于以往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的“伪装化”修辞或是八十年代以来的离经叛道,此时的艺术家开始纷纷放弃彻底的理想化或是完全的批判,而是转向以自我存在方式为基础的视觉感知表达。
在这些艺术家中,张晓刚应该是极为典型的一位。他出生于1958年新中国解放初期,1976年高中毕业后因文革时期经历了上山下乡,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进入四川美术学院接受相对系统的绘画训练,1982年毕业后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以及中国当代艺术风潮涌动的时刻,1992年当中国逐渐步入世界体系之时,前往德国,置身于西方后现代艺术的独特语境之中……中国社会各个时期的变革均在张晓刚身上留下痕迹,反之又不同程度地叠积为其艺术的面貌。而其艺术样式形成的契机又恰恰在于1993年回成都老家探亲,偶然在家中发现了一些老照片。这些泛黄的图像和记忆中熟悉的模样让张晓刚震撼于以往那段家庭记忆的同时,更让其陷入到一种自省式的冥想之中,也因此,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得以形成——模糊而深邃的灰色背景,标准化的人物肖像和富有时代性的服饰,以及艺术家刻意置于其上的有色光斑和红线。
在创作于2006年至2007年的作品《女孩》中,瞪圆的标识化单眼皮,呆滞的眼神连同惊愕的嘴唇,组合成庄然而单纯的表情,这是那个时代惯常所见的表情。除此之外,标志性的白衬衫、清纯的两个马尾以及在颜色上被刻意强调的红领巾,都被赋予了浓厚的年代感以及信仰上的纯粹。而女孩眼睛上被刻意叠加的、透明的黄色光斑则寓意着艺术家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怀以及延续于时间背后的、对于那个集体主义时代的历史化省悟。因此,如若说《女孩》属于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那么或许可以更精确地将它归类为是对“大家庭”系列的某种延展。在张晓刚以“老肖像照片”为视觉资源的作品序列中,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家庭像”、“亲友像”和“个人像”。因此,如果说前两者是在借由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凸显时代变迁下的“血缘”相承和“情感”记忆的话,那么如《女孩》般这种“个人肖像”则在被剥离了以上两种内涵之外,却具有了更为纯粹的时代指向性。而这种“指向性”又何尝不具有某种复杂的复调性,它与“隐私”有关,却又合乎于某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