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46 曾梵志 2007年作 无题 07-10-8

无题 07-10-8
拍品信息
LOT号 0146 作品名称 曾梵志 2007年作 无题 07-10-8
作者 曾梵志 尺寸 215×330cm 创作年代 2007年作
估价 8,000,000-12,000,000 成交价 RMB 9,775,000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出版
《刘兰收藏》 图二 北京公社出版 2008年版
签名:曾梵志 2007 Zeng FanZhi
展览
2008年 刘兰收藏展 北京公社画廊 / 北京
2009年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年会暨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藏品邀请展 宋庄和静园艺术馆 / 北京
2014年 守望经典对话当代 艺术北京艺术博览会 全国农业展览馆 / 北京

“一只右手上夹有两支画笔(即食指、中指和拇指捏一支油画笔,中指和无名指夹一支油画笔)同时在画布上运动,可以说,食指、中指和拇指的笔是由习惯、逻辑、经验所构成的主体意识主宰了绘画的整体性,而中指和拇指夹笔运动则恰恰相反,它导致的是一种自由的、非逻辑、偶然性的效果。他使用油画笔就像使用筷子一样熟练,线条带有滑动的感觉。因此,他的绘画交织着理性和非理性,也是一种在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角斗。曾梵志不拘泥于任何规矩或既定的逻辑,但他又保持了创作的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性,并排斥了绘画的重复性,使预设性与偶然性导致的奇异效果,即在‘有意’与‘无意’、人工与自然之间建构了一种新的语言,这是一种新的艺术方法论。”
——黄笃《“有意”与“无意”的抽象性》

无题 07-10-8
曾梵志的“乱草”,于他在何香凝美术馆《看景》的个展上第一次公开亮相。如果再追根溯源,乱草法则应是从他在人物面孔上画的圈圈开始;到《绿》与《无题》系列的时候则已成“草”形,再到后来,曾梵志发展了这个形象,使其具有独立的美学,并成为他创作的一个重要系列。“乱草系列”是曾梵志既“面具系列”之后创造出的一个新的风格,在这一系列中他逐渐的放弃象征和隐喻的运用,更多的依赖画笔的自由流动和身体的无知觉控制。
乱草从何而来?根据曾梵志的叙述,我们也许能找到他的灵感出处:“这个折断的东西给我感觉很刺激……我家种了一个紫藤,紫藤的枝就是这样的感觉。冬天的树枝突然地急转,断裂,突然地断裂”。紫藤的形状和动感启发了曾梵志,他也发掘了其中的艺术表现力量,曾梵志的乱草是跳动的,它们好像无时不刻不在运动和挥舞。我们发现,曾梵志的乱草题材并非完全是一种景象和客观呈现,他也试图在“乱草”中加入历史和人文内涵,例如那幅著名的有毛主席坐像的乱草。《无题 07-10-8》与此相仿,是对文革时期视觉记忆的再现,对于曾经历过那个“火热”时代的人们来说,八大革命样板戏是极为熟悉的,曾梵志将《沙家浜》中的人物设置于“乱草”之后,透过乱草的间隙,我们去窥探记忆场域。
沙家浜的故事情节脱胎于1939年的一个真实的事迹,叶飞率领江南抗日义勇军离开苏常地区后,留下了36名伤病员,他们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不畏艰苦,重建武装,坚持抗日斗争。1957年7月当事人刘飞口述回忆录《火种》出版。1959年,由上海沪剧团集体创作,文牧执笔的革命现代戏《碧水红旗》诞生,后来改名为《芦荡火种》。1963年,在上海养病的江青看到了沪剧《芦荡火种》就把该剧带到了北京京剧团,京剧团和汪曾祺接到了改编《芦荡火种》的任务,将其改编成现代京剧《沙家浜》。对比剧照,我们发现曾梵志选取了“日本鬼子开始扫荡了,阿庆嫂关心群众,扶老携幼,布置群众迅速转移”的一个场景进行再现。在剧照中,阿庆嫂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拉着姐妹和老人,遥望着远方日本鬼子的行动,准备逃离。曾梵志对人物动作、位置以及姿势的刻画基本上遵从了剧照,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则采用了“乱草”的方式——以线条为主的构型,他用近似草书似的线条勾画出人物的轮廓和衣饰,面部则不苟形似,着重用表现主义的手法强调了在这一危机时刻人物的心理状态,惊恐、坚定、斗争的决心都写在了阿庆嫂和群众们的脸上。和剧照最大的不同就是曾梵志在画中营造出来的气氛,剧照中为了表现正面人物的高大形象,采取了光线渲染的方式,正脸基本上是迎着光照方向的,而且环境的气氛也是比较亮的,可以说这是样板戏的典型方式,也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表现方式。但是,在曾梵志的画中,我们则看到了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氛围,灰冷的天空,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来气,乱草基本上遮住了人物的面容,凌乱、紧张、千钧一发。我们不得不为阿庆嫂他们的命运担忧,在这样的黑云欲催的情况下,他们还能不能脱险。曾梵志将表现主义描绘气氛和精神特质的专长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几乎不用听到声音,看到动作就能体会到环境的紧张空气。风声雨意、浩荡的芦苇、紧张的气氛,这些都是编剧所赋予这一戏剧性场景的气氛,但是在样板戏中,我们好像很难感受这些,有的只是英雄人物的高大全。而曾梵志对经典京剧的这次再现则成功再现了这一场景的氛围,看似逸笔草草,却蕴含深意,将芦苇化为乱草,既是对乱草系列题材的延续,又是对历史经典的还原,堪称是当代艺术中“挪用”的精彩之作。
如曾梵志所言,他一直致力于表现和图绘这个世界那些精致入微的美和永恒的真实。或许从视觉上来说,已经不符合舒适的秩序和均衡的美感,却隐藏着真实和永恒:“美不仅仅关乎美丽,也关乎恒久。创作这些绘画时,我感到自己的内心和内在世界涌动不息。”乱草,可以理解为一种意象和符号,象征着生活中杂乱纷繁的外表和遮蔽,荒芜的原野和遗忘的历史,它们遮蔽了坚实的存在;象征着内心的奔腾与躁动,不安与怀疑,他们遮蔽了宁静的思索。曾梵志戴上面具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摘掉面具,同样,他也想恢复乱草下真实的世界。曾梵志乱草系列总是在阴暗的气氛下,具有哥特主义的气质,同时又有不知光源的外光,一如内心之光焰,涌动闪烁。沙家浜的场景暗藏在乱草之中,历史和细节被置于曾梵志的乱草舞台,乱草就像是随意生长的触角,又像是风中乱舞的丝带,与其说是曾梵志发现了乱草,还不如说是曾梵志和乱草之间的一种默契;乱草不乱,它既暗含了内在的结构和秩序,也具有细节的光影和变化,它让这个世界若隐若现,却愈加使得我们更加渴求真实。
我一直迷恋这世界中那些精致、细微的部分,当我发现这些部分的美,便总会在画中将其放大,令其繁衍。因此,我画得这样大。我想夸张、强化这些精致入微之处的美。我相信许多艺术家都被这世界的精微之处感动,灵感皆源于此。
——曾梵志

阿庆嫂他们的命运担忧,在这样的黑云欲催的情况下,他们还能不能脱险。曾梵志将表现主义描绘气氛和精神特质的专长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几乎不用听到声音,看到动作就能体会到环境的紧张空气。风声雨意、浩荡的芦苇、紧张的气氛,这些都是编剧所赋予这一戏剧性场景的气氛,但是在样板戏中,我们好像很难感受这些,有的只是英雄人物的高大全。而曾梵志对经典京剧的这次再现则成功再现了这一场景的氛围,看似逸笔草草,却蕴含深意,将芦苇化为乱草,既是对乱草系列题材的延续,又是对历史经典的还原,堪称是当代艺术中“挪用”的精彩之作。
如曾梵志所言,他一直致力于表现和图绘这个世界那些精致入微的美和永恒的真实。或许从视觉上来说,已经不符合舒适的秩序和均衡的美感,却隐藏着真实和永恒:“美不仅仅关乎美丽,也关乎恒久。创作这些绘画时,我感到自己的内心和内在世界涌动不息。”乱草,可以理解为一种意象和符号,象征着生活中杂乱纷繁的外表和遮蔽,荒芜的原野和遗忘的历史,它们遮蔽了坚实的存在;象征着内心的奔腾与躁动,不安与怀疑,他们遮蔽了宁静的思索。曾梵志戴上面具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摘掉面具,同样,他也想恢复乱草下真实的世界。曾梵志乱草系列总是在阴暗的气氛下,具有哥特主义的气质,同时又有不知光源的外光,一如内心之光焰,涌动闪烁。沙家浜的场景暗藏在乱草之中,历史和细节被置于曾梵志的乱草舞台,乱草就像是随意生长的触角,又像是风中乱舞的丝带,与其说是曾梵志发现了乱草,还不如说是曾梵志和乱草之间的一种默契;乱草不乱,它既暗含了内在的结构和秩序,也具有细节的光影和变化,它让这个世界若隐若现,却愈加使得我们更加渴求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