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533 齐白石 翎毛花虫册 册页

翎毛花虫册
拍品信息
LOT号 2533 作品名称 齐白石 翎毛花虫册 册页
作者 齐白石 尺寸 38×30cm×8 创作年代 --
估价 4,000,000-5,000,000 成交价 RMB 6,382,500
材质 设色/水墨纸本 形制 册页
【出版】《齐白石画集》,(兰香清)图版60,(雁来红)图版61,(螃蟹)图版62,国华书画出版社,1982年11月。
【题识】
1.借山吟馆主者白石。印文:苹翁
2.吾少时诗少蕃师,师之屋后山,野兰香清,白石。印文:老白
3.星塘老屋后人。印文:白石老人
4.白石之小名阿芝。印文:阿芝
5.濒生。印文:齐大
6.白石老人。印文:木人
7.白石。印文:借山翁
8.寄萍老人八十八岁作。印文:齐白石
【来源】中国嘉德2008年第十三期,lot1919。

作品自署「寄萍老人八十八岁作」,可知作于1948年,那两年常有人来劝老人迁往上海南京等地,还有人从杭州来信,请他去主持西湖美院,回有句云:北房南屋少安居,何处清平着老夫?是年,法币几乎成了废纸,通货膨胀严重,有的人异想天开把齐白石画囤积起来。一订就是几十张、几百张、实在无法应付、齐白石只得挂出「暂停收件」的告白。这些都说明了齐白石不仅仅是在做市场,同时也是在不断调整自己的作品数量与藏家结构,处于一种既服务市场又不愿被市场奴役的状态中。这种状态当然是齐白石的艺术良知与艺术理想牵引的结果,而正因为有了这种牵引,齐白石的作品才具有了高拔和超脱的可能。
此册页共为八开,题材集花鸟、水族、灯鼠等于一册,承袭前人及自己从身边生活中挖掘的创新题材,可谓是白石老人写意翎毛鱼虫的集大成者,可惜无声,活色生香。齐白石大胆地将他作为「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湘上老农」所亲见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白菜萝卜,游于笔端,纳入方寸之间,它们以一股乡土的「蔬笋气」见长,表达了画家在艺术盛期由内而外的自信。

齐白石以农家子弟所特有的纯朴情感、乡土情结和生活经验,大胆撷取以往文人画家所不可能取之入画的日常生活俗物,以及有时会让我们生厌的生活中的害虫。经过艺术提炼,在其笔下,这些俗物竟表现出了质朴、清新、可爱的一面,可谓寓世俗于高雅中,寄文化于市井生活里。在齐白石以前,中国传统文人写意花鸟画作品在描绘动物时,多选择禽鸟一类,且多以第一人称的表达方式出现,也就是除再现自然生灵的姿态意趣外,赋予动物人格化特征,以传达画者内心的情感,直抒胸怀,如清代画家高其佩、八大山人、华嵒、虚谷、任伯年等的作品。与前代画家所不同的是,齐白石笔下所描绘动物范围有了本质上的扩大,除禽鸟外,更有草虫、水族和生活中的宠物,以及鸟兽等。同时齐白石将表达视角由原来的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引导观者从旁观者的角度,以关切的情感看待它们。在齐白石的笔下,它们就是自然界中「偷活」的小生命,让人无限怜爱。
以《灯鼠》为例,老鼠是人类生活中令人讨厌,却又无法消灭,被称为「鼠害」的动物。在齐白石之前,历代画家基本上是不会描绘对人类有害的动物和昆虫的,因为取它们入画极易引起人们的反感。齐白石艺术上的突破之一便在于此,改写了中国鼠画的历史,他将它们艺术化、拟人化,于画面上将其描绘成顽皮有趣的小生灵,再搭配百姓生活中常见的油灯,以艺术的语言共同构建,充分表现老鼠觅食、玩闹的天真快乐场景。
他常总结说:「说话要说人家听得懂的话,画画要画人家看见过的东西。」「所画的东西,以日常能见到的为多,不常见的,我觉得虚无缥缈,画得虽好,总是不切实际。……不画常见的而去画不常见的,那就是舍真作怪了。」 齐白石笔下的鱼、虾、螃蟹等「水族「以及雏鸡,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作品能体现他对中国传统笔墨的理解,在做到结构准确的同时,将主要特点提取,将墨分无色运用的如火纯青,更能体现他「似与不似」的艺术主张。
齐白石七十岁时在题画诗中写道:「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亦有旧稿曰: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能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坦露性情,亦可见他对前人的钦赏。此时齐白石的绘画以写生为主,走上大写意的花卉翎毛一派,笔意多取法于吴昌硕,但是意境趋向八大,本套册页中还有一开深得八大笔意的「高立「,用笔用墨挥洒豪放,师古而不泥古,尽显孤寒之意的同时多了一丝质朴趣味。
册页中还有一开雁来红,又称「老少年」,在秋季变红,对齐白石而言,雁来红是草木,是生灵,是金秋时令的讯息;也隐喻着他在耄耋之年的成功与辉煌。他曾诗云「四月清和始着根,轻锄亲手种蓬门。秋来颜色胜蓬草,未受春风一点恩。定居北京后,但基于深植在心坎里的农民本性,他完全未能舍弃老家的一切。本套册页中题识「吾少时诗少蕃师,师之屋后山,野兰幽香」。「星塘老屋后人」。「白石之小名阿芝」。在反映了他对于故乡的缱绻,与及不忘归乡的心理状态。绘画故乡风物更成为他寻觅思乡情怀的途径,也逐渐成为他艺术创作的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