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笔底韵致 烟云变幻——松江画派书画作品选

发布时间:2019-05-27 新闻

微信图片_20190527105851.jpg

4034

宋 旭(1525-1606) 风云际会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605年作

著录:

1.郭味渠《知鱼堂书画记》(见《郭味蕖艺术文集上纪念郭味蕖先生诞辰100周年》,第405-40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

2.徐邦达《改订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第100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出版。

说明:郭味渠旧藏;北京文物店旧藏退赔。

SONG XU DRAGON AND TIGER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180×91 cm. 70 7/8×35 7/8 in. 约14.7平尺

RMB: 600,000-1,000,000


宋旭是一位非凡的画家,精内外典,通禅理,善山水,工佛像,书法也别有风格。好云游,常禅灯孤榻,飘然去来,世人皆尊为“发僧”。《四库全书.集部》八《檇李诗系》卷十四中提:“所作偈颂多透脱生死语,非区区一艺之士也。”《桐乡县志》:“万历四十八年卒于苕上天圣寺。归葬语儿乡(今桐乡市留良、骑塘二乡之间)。”继吴门之后,松江华亭派崛起,出现了宋旭、顾正谊、董其昌三位大家。顾正谊、董其昌都是松江人,以华亭派著称。而宋旭是寓寄华亭的崇德人,风格相近而且与顾正谊同时。在师承方面,赵左和宋懋晋同师宋旭,沈士充师宋懋晋,又师赵左。可见以赵左为首的“苏松派”,以沈士充为首的“云间派”,这两派都源于宋旭。早年董其昌也是同时受到宋旭和顾正谊的启导和影响。所以说宋旭对华亭派的形成,实有开创之功。

微信图片_20190527105855.jpg

此幅《风云际会图》轴,作于万历乙巳,宋旭已经81岁高龄。此轴在宋旭的作品中算是非常独特的一件。场面气势宏大,用笔老辣纵横。用斜向下的留白,表现大雨如注的场景,瓢泼的暴雨激起片片白雾。山、树、房屋都在雨水和雾气间隐现。天空中的乌云密布,云中飞龙隐匿,暗示这场大雨一时半刻不会停歇。画幅中间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有的在茶肆宴饮,神情安闲。而外面的商贾因大雨的到来而乱作一团。在水流的变化上也能明显感觉由小到大的变化,远景的瀑布飞流直下。中景水流通过木桥,浪花奔涌。近景石桥下的水流明显增多而且流速更急。从表现技法上,山石采用淡墨披麻皴。在大山石上又描绘众多的小山石,采用所“矾头”的表现方法。然后用稍浓的水墨点苔,大小、疏密、聚散不一。远景苔点又有变化,采用横竖结合的表现方法,画面用众多的苔点表现灌木、杂草、丛卉和远树。富有生机。落款的隶书是宋旭最典型的落款方式。故宫博物院所藏《万山秋色图轴》、《五岳图卷》、《湖山春晓图卷》、《城南高隐图轴》、《山水册》都是这种四字隶书款。这种隶书书法还可参见南京博物院《三竺禅隐图卷》。

微信图片_20190527105858.jpg

左:宋旭《澄潭落照》页(故宫博物院藏,京1-1869)

右:宋旭《临流聚饮图轴》,(国家博物馆藏,京2-161)


巨障式山水肇始于五代-北宋。至北宋末年,随着山水画的兴盛和技法的成熟达到顶峰。这种巨嶂式山水画,都展现出雄伟宏大的气势。比较早的代表作,是李成《晴峦萧寺图》,现藏于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宋旭也特别擅长画巨障式山水。国家博物馆所藏《临流聚饮图轴》、故宫博物院所藏《寒江独钓图轴》、《匡庐瀑布图》都是宋旭巨嶂式山水的杰出代表。《临流聚饮图轴》作于万历34年,巨幅大障,气势恢宏。比《风云际会图轴》晚了一年。对比两件作品中的笔墨、技法都极为相似。特别是繁密的矾头、短线条的皴法、纵横交错的点苔。这些典型的笔墨技法在故宫所藏《山水册》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澄潭落照》一开。

宋旭的作品受到各阶层的追捧。他78岁时,为湖州白雀寺绘名山于大殿的墙壁,历数月而成,时人称为绝妙之神品。乾隆皇帝在养心殿中也有宋旭的作品。在《石渠宝笈·养心殿》中,他的画被评为上等。就是在山东泰岳之巅,乾隆祭祀封禅泰山时的行宫东御座,挂的也是宋旭的作品。《风云际会图》轴原为郭味渠旧藏,著录于《知鱼堂书画记》。徐邦达先生也对此作珍视有佳,把此件作品列入到《改订历代著录画目》之中。是宋旭晚年巨障式山水中笔墨、立意独特的精心之作。


微信图片_20190527105901.jpg

4027

董其昌(1555-1636) 苍林白石图

立轴 水墨绢本

1614年作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三)》,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1年5月。

说明:此作曾经王瓘、端方、徐邦达等递藏;宝熙边跋。

1.王瓘(1847-?),字孝玉,一字孝禹,号遁庵,四川铜梁人。书法、篆刻家,光绪年间名于时,曾官江苏道员,后参端方幕。

2.端方(1861-1911),号陶斋,满洲正白旗人。历官陆军部尚书、直隶总督。光绪三十三年(1907)创办江南图书馆。收藏彝器瑰物颇丰。著有《陶斋吉金录》、《端忠敏公奏稿》等。

3.宝熙(1871-1942),爱新觉罗氏,字瑞臣、瑞丞,号沈盦,室名独醒盦,满洲正蓝旗人。光绪十八年进士。历任编修、侍读、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总理禁烟事务大臣等。民国后任总统府顾问、参政院参政。后曾任伪满内务处长等。能诗,书法端庄肃穆。

DONG QICHANG FOREST AND STONE

Hanging scroll; ink on silk

87×39 cm. 34 2/8×15 3/8 in. 约3.1平尺

RMB: 1,500,000-2,600,000

微信图片_20190527105904.jpg

1614年,董其昌60岁。早春之时,陈继儒作文贺董其昌六十大寿;夏,仿倪瓒笔意画山水,跋文中论画家忌甜、邪、俗、赖,方可得清洒落落之致。本幅《苍林白石图》作于初秋,画中长短线披麻并用,笔墨疏朗雅致,松秀可人。其柔和湿润的笔调,是由于在绢上作画,需要着墨较为不易所致,所以会出现复笔,也因此造就了画面呈现出一种极端静穆、儒雅的精神状态,这正是董其昌所要表达的,契合了题识中“虽为青城客,不入青城市”这种所谓董其昌归隐山林的状态。董其昌极力推崇王维、董源、米芾、黄公望及倪瓒的山水,因他们的山水所营造出的冲淡空寂的境界,符合了董氏的审美品位,也符合了中国绘画美学所崇尚的平淡天真、萧散简远、虚静空灵的意境。

微信图片_20190527105907.jpg

此件《苍林白石图》由王孝禹、端方、宝熙、徐邦达鉴赏并递藏,可谓名家具眼,不可多得。王孝禹为道咸时期藏家,工篆、隶书,精鉴别,富收藏。宝熙,满洲正蓝旗人,是著名的金石书画的收藏家、鉴赏家。宝熙所题边跋“此思翁六十一岁作,意象浑沦,用笔有不尽之势,真耐人咀嚼也”,或为误记董其昌生卒所致,但其于此幅《苍林白石图》评价甚高,“意象浑沦,用笔有不尽之势”,从笔墨特点到整体意境给予了完整概括,“耐人寻味”所言书画含蓄藴藉之美,可以流传千古而令人沉思。此题跋可称一语道尽画中玄妙。


微信图片_20190527105909.jpg

4026

董其昌(1555-1636) 书画合璧卷

手卷 水墨绢本

1614年作

DONG QICHANG CALLIGRAPHY AND INTING

Hand scroll; ink on silk

24×235 cm. 9 4/8×92 4/8 in. 约5.1平尺

RMB: 1,600,000-2,600,000

微信图片_20190527105912.jpg

作为一代艺坛领袖,董其昌在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的艺术评论集《画禅室随笔》更是风靡百年,极大的影响了后来的艺术史。其书画作品,也以一种更为直观和微妙的方式,成为其艺术观点的载体,在后人的观摩展玩中得到有效的传播。此幅《书画合璧卷》即完美地展现了董其昌在艺术方面的追求。在绘画的部分,画家以淡墨勾勒山体和树木,然后以重墨点苔勾叶,突出结构,分别主次,而云气、天空则全以留白见之,此处尤见画家手笔的不同凡响。仔细赏玩,可见其烟云生动,景物潇洒之妙,也正如董其昌在书法部分所说:“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在作品后部的大段书法题词中,董其昌还提到:“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有无笔墨者,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不分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从中可见董其昌对于“笔墨”这一重要命题的独特见解,即笔墨是为造型物象所服务的,这一点似为向来研究董氏画论者较少提及。

微信图片_20190527105915.jpg


微信图片_20190527105918.jpg

4193

董其昌(1555-1636) 行书杜诗四首

手卷 水墨绫本

说明:本卷为戴熙旧藏;胡小石题跋;王震题引首。

DONG QICHANG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Hand scroll; ink on satin

引首:24×85 cm. 9 1/2×33 1/2 in. 约1.8平尺

书心:24×327 cm. 9 1/2×128 3/4 in. 约7.1平尺

题跋:28×55 cm. 11×21 5/8 in. 约1.4平尺

RMB: 80,000-120,000

 

微信图片_20190527105921.jpg

4194

董其昌(1555-1635) 行书唐诗卷

手卷 水墨纸本

说明:

1.叶志诜、金开藩旧藏。叶志诜(1779-1863年) 清学者、藏书家、医家。字东卿,晚号遂翁、淡翁。湖北汉阳人。善书法,贡生出身,嘉庆九年(1804)入翰林院,官国子监典簿,升兵部武选司郎中,后辞官归。学问渊博,游于翁方纲、刘墉门下,长于金石文字之学,能辨其源流,剖析毫芒。收藏金石、书画、古今图书甚富。著有《咏古录》、《识字录》、《金山鼎考》、《寿年录》、《上第录》、《稽古录》、《神农本草传》、《平安馆诗文集》、《简学斋文集》等。

2.金开藩(1895-1946年)字潜厂,号荫湖,浙江吴兴人,居北京。绍城子。工书、画,能承家学,一九二九年组织湖社画社,讲述画学。

DONG QICHANG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Hand scroll; ink on paper

26×173 cm. 10 1/4×68 1/8 in. 约4.0 平尺

RMB: 150,000-250,000


微信图片_20190527105924.jpg

4195

董其昌(1555-1636) 草书诗卷

手卷 水墨绫本

DONG QICHANG CALLIGRAPHY IN CURSIVE SCRIPT

Hand scroll; ink on satin

27×250 cm. 10 5/8×98 3/8 in. 约6.1 平尺

RMB: 30,00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