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北京保利秋拍 | 南洋艺缘:陈佳景旧藏张大千《桂林龙隐岩》

发布时间:2019-10-25 新闻

微信图片_20191028175113.jpg

东南亚马来半岛最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 —— 新加坡,它是一个岛,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完美汇合了东西方文化精粹的繁华都会,梵语“狮城”之谐音。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有着深厚的土壤,突出表现之一便是涌现出众多书画收藏家,如黄曼士、陈之初、杨启霖、蔡斯民等等。今年秋季,我们有幸征集到20世纪中后期新加坡收藏界的“二陈”之一陈佳景先生旧藏的张大千《桂林龙隐岩》。

微信图片_20191028175130.jpg

张大千 桂林龙隐岩 

180×95.7cm

设色纸本  立轴  1963年作 

题识:

三宝南天自一奇,忽惊霹雳起乡思。桂林洞壑敦煌笔,便得归时是岁时。平生默数经行处,龙隐滕光出陆离。见说党人碑尚在,摩挲断壁已无时。游三宝南天霹雳诸胜还星洲,与佳景老兄话及桂林山川之美,为写龙隐岩博教。癸卯三月,大千张爰。

印文:张爰私印、大千唯印大年

题签:桂林龙隐岩。大千八兄作于星洲,佳景兄珍藏,岭梅题。钤印:高

说明:上款人陈佳景,五十年代新加坡著名藏家。1963年经高岭梅安排,张大千在新加坡举行他的首个个人画展,轰动狮城。旅行期间,大千获陈氏盛情款待与支持,入住陈氏在东部的别墅,两人遂成好友。

著录:

1.《新加坡秋斋藏画》卷六之《洋为中用》,新华美术中心,新加坡,2012年,第 129-132页。

2.《春华秋实—新加坡秋斋藏中国近百年书画》卷二,佳士得,香港,2016年11月,第274-275页。

微信图片_20191028175135.jpg

根据张大千年谱记载:1963年3月上旬,张大千由巴西赴新加坡,12日在新加坡维多利亚纪念堂举行“张大千画展”,4月由新加坡赴香港。新加坡的展览得到当地众多名流的热捧,取得巨大成功。本幅画作上款人“佳景”为新加坡著名藏家陈佳景,祖籍福建南安,四十年代来新加坡经商,笃爱收藏,早年中国画家在狮城展览均得陈氏款待。1963年张大千到新加坡展览时,也得陈佳景鼎力支持,入住陈氏在加东的别墅。大千临行前赠六尺大山水《桂林龙隐岩》给陈佳景,画《桃花仕女》赠给其夫人吴绵绵。

微信图片_20191028175138.jpg

张大千画赠陈佳景夫人吴绵绵《桃花仕女》

1957年眼疾之后,张大千渐不耐细笔,其后几年,多作笔法放纵的粗笔水墨。1962年,作泼墨山水巨构《青城山通景屏》,这组作品仍皴笔与泼墨并存,之后用色用墨便越来越大胆,继而发展出其晚年最负盛誉的青绿泼彩风格。

微信图片_20191028175141.jpg

张大千1962年作《青城山通景屏》

1963年新加坡举办个人展览期间,张大千游览马来西亚怡保风景名胜霹雳洞,霹雳洞位于怡保市北,是由张仙如与夫人钟真玉于1926年开创。洞依山而建,是一个长122米左右的石灰岩溶洞。张仙如辞世后,其子诗人兼书法家张英杰及画家张韵山将霹雳洞发扬光大,成为最具有中华文化价值的佛教胜地。

微信图片_20191028175143.jpg

微信图片_20191028175146.jpg

怡保霹雳洞景致

洞前建有崇楼峻阁,一座巍峨的龙头楼耸立于中央,四周古木参天。洞中石径回旋,连接着大大小小十来个洞窟。正洞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坐像,高13米,可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坐佛像。洞内崖壁上有壁画百余幅,画有十八罗汉及唐三藏西天取经图等等。另有佛像四十多尊,造型优美,形象万千,有“南岛敦煌”的美誉。霹雳洞也收藏海内外名家题壁书画和对联200多幅,是全马收集最多对联的地方,出自马来西亚、中国、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名家手笔。内洞钟乳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微信图片_20191028175149.jpg

游览归来,张大千与陈佳景先生畅聊余兴,怡保霹雳洞的风光遗迹与记忆中的桂林龙隐岩极其相似,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文遗迹。1938年张大千从北平辗转上海、香港进入桂林,游览桂林当地山水,桂林七星公园中有一座月牙山,山腰有一岩洞,远望如一弯高悬天际的新月,故称月牙山。山之东南麓有龙隐洞、龙隐岩,因此月牙山又叫龙隐山。

微信图片_20191028175153.jpg

微信图片_20191028175156.jpg

龙隐洞和龙隐岩是碑碣荟萃的洞府。龙隐岩内,洞壁与洞顶布满了历代摩崖石刻,龙隐岩石刻及新建两个碑阁合称桂海碑林。龙隐洞傍依小东江,一条小径从丹桂岩而来,往龙隐岩而去,穿越洞腹,春夏水满可达两米,游人可乘小舟洞中游。如今游历霹雳洞,激发起桂林龙隐岩的游历记忆。遂画龙隐岩,赠送陈佳景。

微信图片_20191028175159.jpg

微信图片_20191028175201.jpg

《桂林龙隐岩》,画面尺幅达到惊人的十五平尺,气势雄壮,沉雄博大,整幅构图新颖,造型奇巧,层次井然,笔墨苍润,气魄宽宏,韵味醇厚,于传统中生出变化,既有力度,又呈现出苍茫空灵的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