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125 陆俨少 1980年作 庐山飞瀑 立轴

庐山飞瀑
拍品信息
LOT号 2125 作品名称 陆俨少 1980年作 庐山飞瀑 立轴
作者 陆俨少 尺寸 138×68cm 创作年代 1980年作
估价 2,2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3,45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著录:
1.《中国艺术画库——陆俨少书画精品集》,图76,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
2.《陆俨少书画集》,第91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3.《1995-2002书画拍卖集成·陆俨少》,第14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5月。
4.《2006国际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博览会画册》,第52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5.《浙江四大家》,第266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
6.《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三)》,第267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题识:悬流飞翠壁,细雨湿青林。己未夏日,庐山归后写。陆俨少记,庚申误书己未。
印文:陆俨少、宛若、嘉定、庚申七十二
鉴藏印:燕因藏俨少画
展览:
1.“陆俨少画展”,杭州西泠书画院,1989年。
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10月7日至18日。
谢稚柳称誉陆俨少时说,“即唐宋高手,亦不足为我俨少敌也”。陆俨少的笔墨形式是以笔墨本身的虚实对比来突出画面主题,留白散布于整幅的间隙,层层积叠以取势,群峰奔腾扶摇而上,形成一股排山倒海的雄浑气势。陆俨少的云水,用笔飞动,与山石笔墨形成对比用笔,将云、山、树、石、水都归入了一个整体浑沦的境界。陆先生的底子好、悟性高,国学的根基扎实,再加上他的法书造诣也非一般,因而操持起画笔来,无不肯定、沉着、灵动,所谓笔随心转,境由心生正是陆先生山水画的风神由来。恩师天衡仁丈韩先生尝谓陆先生的山水画“法书为骨,诗文为魂”,当是的论。
陆俨少的笔下功夫,旷世罕见,游历山水,从不苦做速写记录,他说:“我外出游历……只用眼睛看……要得山川神气,并记在胸。”他作画无论多大尺幅,从不起草稿,提笔就来,如唐代吴道子对玄宗所言:“臣无粉本,但默记于心也。”他作画用一枝笔,从头到尾,中间不换笔,他的技法“近乎道矣”,全靠对毛笔天人合一般的使用。当然,陆俨少出行之勤,游迹之广,在同辈和师辈画家中,应该是很突出的。他的足迹遍布东南山水之间,尝与山川风露为伴,所得自然之奇趣早已化于胸中,而终能沁乎笔端。他对山水构成的研究和呈现方式总能开人耳目,令人观之叫绝。
庐山自古以来就以其秀美的景色而闻名于天下,无数画家都曾描绘过庐山,要想在表现庐山上有所突破决非易事。
《悬流飞翠图》描绘的是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陆俨少是在庐山游览并完成这幅作品的(在《陆俨少自叙》一书中记述了“1980年,游江西南昌等地,登庐山”)。作者为了描绘庐山千岩万壑,林密溪深的景色,作品采用了全景式构图,画重山复岭环抱而起,山石树木杂处丛生,扶摇直上的山势很有欲凌空飞去的动感;茂密苍郁的林薮和湍急清澈的泉水,更增强了这里的生机与活力。陆俨少独创的积点成墨的画法,增强和丰富了山石的体积感和表现力,点染与勾皴相结合,干湿并用;浓墨渴笔点苔,乱中有致,使画面实而不板,密而不塞,郁郁苍苍,满目灵动。在画面的右下方钤有一方“燕因藏俨少画”(燕因,即朱燕因,陆俨少夫人),加盖此印者必是陆俨少夫妇觉得至为满意的作品。再加之是幅尺幅较大的作品,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