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592 陆治 暗香图 立轴

暗香图
拍品信息
LOT号 3592 作品名称 陆治 暗香图 立轴
作者 陆治 尺寸 画:67×35cm;书法:20×35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800,000-2,8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绢本 形制 立轴

题签:陆治暗香图。庚申(1980)之冬,许麟庐题。
诗堂:梅花赋(有序)(文略)。宋广平撰。嘉靖乙卯(1555)冬十一月六日,陆师道书。钤印:陆子传
题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包山陆治。
钤印:陆氏叔平、包山子、陆叔平
明代中期,吴门画派取代了明初浙派的地位,影响巨大。吴门一脉人才辈出,文徵明门下,追随者众多,如文彭、王谷祥、陆治、陈道复、周天球等。这些子侄弟子辈中,脱颖而出者众多。陈道复则在完师宋元,近师沈、文的基础上,自出机杼,将草书笔意融入写意花卉画中,开创了大写意花卉画的新风貌。陆治更是较为杰出的一位。他技法全面,花鸟、山水皆擅,设色妍丽,在继承沈、文写意花鸟画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在明代画坛占据一席之地。
陆治前期山水以临仿宋、元文人山水画作为主。三、四十岁时,即曾对倪氏画作进行过多次的临仿。这种对倪的临习,延续了很长时间。在学倪瓒的同时,兼学“马夏”一路画风。到了嘉靖十九年(1540)以后,陆治更加注重对“马夏”一路技法的表现,亦将其运用到自身所学的倪瓒画风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画风格。故宫博物院所藏嘉靖十九年(1540)的《竹林长夏图》轴,时陆治四十四岁。此图山水作青绿设色,用笔方折劲峭,设色浓厚深沉,山石轮廓硬朗,以北宗刮铁皴法画之,“马夏”山水的技法特点极为明显。1550年所作《仿倪山水扇面》中,一河两岸式的构图、枯淡简劲的笔触、物像中的丛树与空亭,都源自倪瓒。
陆氏后期山水画作品中,学习“吴派”绘画技法的作品占据着相当的比重,风格亦较为成熟。作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元宵的《元夜宴及图》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其平稳的构图及细腻的笔法,文人宴集时的那种悠游场合,代表了吴门画派画作创作中的典型画风。陆治后期山水画作品中,还有学习王蒙、倪瓒画风的作品,这一类作品多由吴门画派而上溯的,故具有典型的“吴派”绘画风格。陆治作于隆庆二年(1568)的《花溪渔隐图》轴画幅中琐碎、细腻的笔法,毫无疑问受到了吴门画派的影响。作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的《雪后访梅图》轴,不用墨色积染背景,但仍荒寒不已。画幅所用技法虽有类于倪瓒的“折带皴”法,但人物的点缀已经使得画面毫无倪作中的孤寂、萧索之感。这是明代中期的时代环境使然,可见陆治受吴门画派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对于陆治的花鸟画,王世贞在《弇州续稿》中说:“胜国以来,写卉草者无如吾吴郡,而吴郡自沈启南之后,无如陈道复、陆叔平,然道复妙而不真,叔平真而不妙,周之冕似能兼撮二子之长”。在王世贞看来,陆治的花鸟“真而不妙”,而“真”成为陆治花鸟的一个重要特征。陆治对花卉的生理情态了然于心,所以他笔下的花卉自然不失其“真”。
陆治此幅《暗香图》,左侧叠峰矗立,右侧老梅参差。用笔生拙老辣。而近景的水仙,双钩填色,恬静而娇羞,叶片穿插交错。空中的一轮明月皎洁浩渺,烘托气氛,更能衬托出梅花和水仙的高洁。水仙和明月用笔简劲而流动。这样的用笔与画面中的山石、老梅形成鲜明的对比。画面右上角以篆书录宋人林逋律《山园小梅》诗句。诗堂有陆师道录唐人宋璟《梅花赋》。陆师道也是文徵明弟子,擅长书法,小楷极精。
陆治对后世陈洪绶、蓝瑛、张复等晚明画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浙派后学蓝瑛,干笔侧锋所表现的苍老崚嶒,明显是受陆治的影响更多。上海博物馆所藏陈老莲《莲石图》中,山石的勾勒与皴擦也有陆治的影子。董其昌这样评价陆治:“吴中自叔平后,画道衰落”。即董其昌认为,陆治是吴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