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656 曾梵志 1998年作 面具系列

面具系列
拍品信息
LOT号 1656 作品名称 曾梵志 1998年作 面具系列
作者 曾梵志 尺寸 169×144.3cm 创作年代 1998年作
估价 15,000,000-18,000,000 成交价 RMB 18,400,000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出版
《我·我们:曾梵志的绘画 1991-2003》 P14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年版
签名:曾梵志 98 Zeng Fanzhi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之一,曾梵志的作品始终在探讨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如何与现代性共存?在他的作品中,每一系列的作品都旨在回应当下生活对艺术家的深刻影响与烙印。无论作品存在何种形式,曾梵志自始至终都立足于自身的感官体验与精神思考,不断向世人展现其深刻的艺术意象与文化内核。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曾梵志的成功显然与其成熟的表现主义风格无法分割。如今在人们的记忆中,对于19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而言,表现主义显然是除了现实主义和抽象绘画之外的唯一选择。但曾梵志从未放弃对自身的探究与突破。他的创作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协和医院系列、面具系列、肖像系列以及乱草系列。每一个阶段不仅代表了曾梵志对于外界的回应,也同时代表他对自身过去的颠覆与再创造。
如果说曾梵志的早期作品风格和精神内涵都受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前卫艺术运动的影响的话,那么他在北京这个文化激荡碰撞的城市中所感受的体验无疑为其未来创作指出了新的方向:如何突破旧有的表现主义风格?如何在画面中表现更为深刻的人性思考?曾梵志为此提交了他自己的答卷。“面具”系列是曾梵志对于都市生活的一个强大回应。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但都市中的人们却选择了一套虚伪的模式化交往方式,他们往往不愿意展现真实的内心世界,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程式化的套路。在这样的社会图景中,曾梵志选择用“面具”这一方式去揭露社会的冷漠和可悲的生存本相,不再使用乌托邦式的场景来粉饰世界。
曾梵志往往选择以简单的形式和简洁的构图来凸显画面主题,以此呈现饱满的故事情节。尽管画面整体形式与颜色较为单纯,但不可避免地笼罩在一层不可名状的焦灼感之下。他的绘画作品中存在着几种典型性特征:过分夸张的造型和线条、纯度极高的颜色使用,在二者的背后隐藏的是强烈波动的情绪感受。曾梵志笔下的人物都是凸出的眼珠、嶙峋的大手、鲜艳的红唇。值得强调的是,曾梵志在这一系列中似乎有意在抑制他曾经广为人知的表现主义技法,仅仅运用在手部和面部的描绘中。模式化的夸张变形隐喻了现代社会中没有个性和真我的驱壳,去除了面部的标识,消灭了个性的标签。背景的平涂压缩了画面的纵深感,成功衬托出前景人物内心的不安与躁动,而光线的冲突加剧了画面所营造的虚假感。
当观者凝视这些作品时,画中人物对画外观者的注视深刻地传达出一种浓烈的空洞感。人物红白二色的强烈对比冲击着观者的视觉:红色的血腥与暴力,白色的平静与神圣,躁动与平静的对比在此时融为一体。脸谱化的面具人物,即便衣着与身份各异,但表现的面具却保持了一致:要么是模式化的咧嘴大笑, 要么是一幅漠然模样, 衬托出的却是人物内心的惶恐、紧张、孤独、空虚。
此幅作于1998年的《面具》展示了曾梵志对色彩表现主义的探索。画面背景的三重色彩,使人不得不将其与马克·罗斯科的作品构图相联系。上方的浓烈黄色代表了光芒四射的阳光,蓝绿相间的大海展现了光线的的折射,灰色的坚实地面暗示了人物所在的场景。坚定而平静的背景划分与前景人物的浓烈情绪形成了矛盾划分。画面中的人物穿着不合体的衣物,略微邋遢。与其余的面具作品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人物瞪着大大的眼睛,无力地依靠在栏杆之上,面无表情的脸庞上滴落着眼泪。面具似乎已无法压制人物内心的痛苦:社会的重压和人际的虚假在此时已经爆发。
画面右侧骨瘦如柴的德国猎犬正守护于画中人物身边,眼中的泪水无力地流下。人和动物的关系在面具系列中展现了一种极为和谐的平衡。它延续了曾梵志常常在作品中探讨的另一问题:人与动物之间的关联。画中人物的面具人格与内心情绪在身侧的猎犬上得到了延伸。在中国文化中,狗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而在西方,狗也是一个重要的符号体系,它往往象征或者伴随教父、诗人、学者和人道主义者等人物。正如雅各布·拉冈的镜像理论一般:“主体是由反射所构成的,反射一般来自镜子或社会关系里的他者。”人与狗之间的联结与反射、背景的明亮与前景的无力呈现了都市生活的两极化。
面具系列无疑是曾梵志艺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它代表了艺术家不再去表现那些他应该表现的东西,转而表现那些他乐于表现的东西。至此,曾梵志成功与中国当代绘画中的“风格化”和“商业化”的悲天悯人形成重要反差。大道至简,曾梵志所坚守的不过是聆听内心真实的召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