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510 1945年 近 金西厓刻 吴待秋画竹行书扇骨

金西厓刻  吴待秋画竹行书扇骨
拍品信息
LOT号 5510 作品名称 1945年 近 金西厓刻 吴待秋画竹行书扇骨
作者 -- 尺寸 长31.2cm;宽2cm;高2.4cm;重48g 创作年代 1945年 近
估价 10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747,500
材质 形制
出版
《金西厓竹刻作品目录》手稿本,无页码,扇骨第309号。
《竹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王世襄编著,1991),页56。
《刻竹小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金西厓著,王世襄编,2003),页288。

来源
傅式诏旧藏

释文
「草木争春各不同,碧桃文杏两般红。竹因叶密声招雨,
兰为香多性爱风。式诏先生属正。袌鋗吴徵。」
「袌鋗画西厓刻。」

「近 金西厓刻 吴待秋画竹行书扇骨」为吴待秋书画、近代竹刻大师金西厓铁笔镌成,赠予其竹刻弟子、海上篆刻名家傅式诏之扇骨精品,为傅式诏先生旧藏。著录于手稿本《金西厓竹刻作品目录》扇骨第309号:「白竹八八十六。吴待秋书行字,二月初五日刻成。吴画竹,廿六日刻成,均阴文。式诏。」(注释1)
扇骨一面刻吴待秋画竹,画面随箑骨之形,取势镌刻一枝独秀的风竹,竹枝挺健隽秀,竹叶偃仰扶疏,迎风爽飒,姿态生动。竹节与枝叶轮廓之刻划找截干净,劲健有力;枝叶交迭掩映之处,分施以深浅镂刻,层次分明,益见金西厓(1890~1979)精绝而细腻、融铸笔意于刀下的铁笔功力。扇骨另面镌刻吴待秋行书录诗一首,此诗为清代诗人袁枚(1716~1797)所作《春日偶吟》:
草木争春各不同,碧桃文杏两般红。竹因叶密声招雨,兰为香多性爱风。(注释2)
袁枚此诗在藉由草木之物性将竹、兰作拟人化的有趣比喻,因取其诗意与描绘「风吹竹叶休还动」的风竹图之画意互为呼应,亦与竹刻扇箑「招风纳凉」之器用雅合,雅逸深致,可称三绝也。
金西厓(1890~1979),名绍坊,字季言,号西厓。浙江南浔(今湖州市)人,久寓上海。自幼勤奋,早年学土木工程,毕业于圣芳济学院(St. Francis Xavier's College)。初从其兄金绍城(金城,1878〜1926)学书画、刻印,后从仲兄金绍堂(东溪)改学竹刻,即有出蓝之誉。竹艺精湛,刀法流畅,浑厚生动。1909年,金城与吴昌硕(1844〜1927)、杨逸(1864〜1929)、王一亭(1867〜1938)等人在上海发起「豫园书画善会」,主要活动于豫园得月楼,西厓常赴此雅集,论艺会友,先后结识赵叔儒(1874〜1945)、吴待秋、吴湖帆(1894〜1968)与张大千(1899〜1983)等书画名家,请他们为自己的刻件作画题诗。上海和北京、天津各大笺扇庄为其代收刻件,润例颇高,身价与著名书画家相较,毫不逊色。(注释3)西厓终生专心致志于竹刻,乐之无倦,朝夕奏刀,曾三年内刻制扇骨三百余枚,毕生竹刻作品千余件。1922年大东书局影印东溪、西厓《可读庐竹刻拓本》(又室号可读斋),1933年出版刻竹集《竹素流风》,1948年著《竹刻小言》初稿,由其外甥、著名的文物鉴赏家王世襄(1914〜2009)加以整理、扩充,对于竹刻技法、工具、备材、简史、源流与述例等,道前人所未道,裨益后学,影响深远。
吴徵(1878〜1949)(图1),一作吴徵,字待秋,名征,以字行。别号袌鋗(xuán)居士、春晖外史、鹭鸶湾人、栝苍亭长,晚署老鋗。浙江崇德(今桐乡)人,画家吴伯滔(1840〜1895)次子,曾参与创办西泠印社,后寓居上海。少即擅画,山水初传家学,专攻王原祁娄东一派,终日作画,手不停挥;花卉则师吴昌硕早年笔墨,亦能冶印。继黄宾虹(1865〜1955)后,担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美术部主任,后专以鬻画为业,为民国时期影响海内外的著名山水、花卉画家。与吴昌硕、王一亭为世交。和吴湖帆、吴子深(1893~1972)、冯超然(1882~1954)等合称「三吴一冯」,又与赵叔孺、吴湖帆、冯超然并誉「海上四大家」。
傅式诏,海上篆刻名家、碑帖鉴赏名家,为书法家白蕉(1907~1969)弟子。富收藏,尤好印谱。精竹刻,早年曾拜金西厓为师,其刻竹之功,金西厓多赏识。

1.金西厓,《金西厓竹刻作品目录》手稿本,无页码,扇骨第309号。
2.(清)袁枚,《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二(丁未至己酉庚戌)(台北:广文出版社,1971)。
3.陆剑,〈五百年来独此君 记竹刻家金西厓〉,《收藏》(2015年第1期),页132-137。

因缘殊胜╱黄玄龙
此为王世襄先生于2003年12月7日回复蒋炳昌先生的一封信札。缘自蒋炳昌先生受傅式诏先生所托,傅式诏先生为海上篆刻家、碑帖鉴赏名家,富于收藏,尤好印谱,亦操执铁笔刻竹,早年师承金西厓,其刻竹之功,金西厓多赏识。后为书法家白蕉弟子,两人亦是挚友。
当时傅先生因中风住院,亟需医药费,故有意将珍藏的金西厓所刻扇骨售出,炳昌先生因而向王老咨询请益。令人不舍的是,王老此刻正遭逢丧偶之痛,精神已濒崩溃之际,仍一本济困扶危之忱,奋力提笔回书,给予诸般建议,信末并向炳昌先生推介我来接手这两件金西厓扇骨,这是我收藏这两件竹刻扇骨的经过。有感于因缘殊胜,意义非凡,特记于此。
炳昌先生:
约一个月前老伴病逝,我精神已濒崩溃,
只好简单作复,请鉴谅。
上博曾收购西厓先生竹刻,可一试。
北京不知谁愿收藏。
可送上海的拍卖公司联系。
台湾朋友黄玄龙先生收有西厓先生扇骨十件,
他上海有家,但不一定常在沪。
他上海的电话为63900292,可一试。
可告知经我介绍。
此外我已无他可奉告。
王世襄
200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