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753 元 定窑白釉花口刻牡丹纹碗

定窑白釉花口刻牡丹纹碗
拍品信息
LOT号 5753 作品名称 元 定窑白釉花口刻牡丹纹碗
作者 -- 尺寸 直径19cm 创作年代
估价 1,100,000-1,600,000 成交价 RMB 1,265,000
材质 形制
出版:
• 《宋代艺术》,东方陶瓷协会,1957 年,图六

备注:
• Thomas Lawton(罗覃)旧藏,编号350

六花口大碗,斜壁微弧,圈足,足端满釉,口缘镶嵌铜棱扣。碗口瓣曲浅而外壁于呼应花口地陷处划向内阴线,使如花瓣似的花式碗。通体施白釉,外壁光素,釉流形成泪痕。碗内篦划牡丹纹,单朵大花盛开于枝端,伏跨半个碗面;叶片于左右平衡伸展。大碗通体施白釉,外壁光素,釉流形成泪痕。
宋代经济繁荣,人们生活状态悠闲惬意,爱花风气盛行,不但在以宫廷为首的上层社会中成为风雅之事,花与宋代文人生活更是极为密切。欧阳修《示谢道人种花诗》:「深红浅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赏,莫教一日不花开」,一诗中道出宋人对花的态度。上导则下行,花事也普及于一般市井,演变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生活闲事。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十六「茶肆」有「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中描绘北宋百姓赏花「时节相次,各有观赏」。宋人喜花,买花、种花、赏花、簪花、插花……在此背景下,花口碗在宋代盛行。

花口碗以口部形似绽放的花朵故名,因仿生的花卉不同而花瓣的数量、花瓣与花瓣之间的凹陷角度及深浅亦不同。样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碗口仿花瓣状,碗壁器腹也随花瓣的造型而变化,呈现不同弧度的曲线,有的丰满圆润,有的斜削挺劲;另一类仅碗口为花口式,而碗壁则无装饰变化。不同类型的花口碗显现出宋人雅致的意趣及对自然艺术的追求,满足了宋人在饮食时所需要的审美需求。
而花口造型的碗并非始于宋代,其最早见于唐代金银器(图一)。瓷器中这类碗当为模仿唐代金银器造型。五代时花口碗通常为四花口,或五花口,宋代则多为六花口、八花口较多,宋代哥窑、官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均有烧造。宋代定窑中一度盛行生产花口碗,光素无纹者较少,一般都有纹饰装饰。因使用碗时,人们的视线自然落在器内环壁或器内底部,故碗类装饰多位于器内。花口碗早期装饰手法以刻划花为主,后期定窑印花技艺成熟,便结合刻划花装饰出现在花口碗内。定窑花口碗除了碗心绘单朵或双朵大花整幅图案者外,还有另一种分组式刻花图案(图二),以六等分组的较多,分组图案环周组成的纹饰,结构匀称,布局规整,技法用以刻花、印花,或二种技法相结合。
与本器相似者可参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划花牡丹纹花式大碗(图三),内里牡丹纹布局与本器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本器牡丹纹装饰技法为篦划,台北故宫所藏为细线划;同器物花口碗亦有其他纹饰,可参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定窑划花缠枝莲纹葵瓣口碗(图四),碗内刻划细线荷花两朵,间以慈姑、花叶等。
本器北宋定窑白釉划花牡丹纹花口碗是 Thomas Lawton(中文名罗覃)的旧藏,底部贴有其私人收藏签 「Mr Thomas」,编号为 350。Thomas Lawton 是国际上著名的中国艺术品专家。他在 1977-1987 年任华盛顿弗瑞尔暨赛克勒美术馆馆长(图五),曾参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建馆初期书画整理著录工作,赛克勒美术馆建馆藏品整理与研究工作。。对近代美国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尤其是对佛利尔美术馆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均有突出研究与贡献。
本器曾收录于东方古陶瓷协会 1957 年 THE ARTS OF THE SUNG DYNASTY(宋代艺术)图录(图六),传承有序。东方陶瓷学会(OCS)是研究与欣赏亚洲艺术的国际领先协会,成立于 1921 年,由一群收藏家和其他对东方陶瓷感兴趣的人在伦敦成立。从那时起,许多著名的艺术史学家和收藏家即加入了该协会,譬如克拉克夫人、大维德爵士、艾伦•巴洛等,他们的藏品十分耀眼,在今时或成为博物馆的标志性文物,或在拍卖场上以天价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