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015 梁同书 1807年作 行书《香山诗乐府卷》 手卷

行书《香山诗乐府卷》
拍品信息
LOT号 4015 作品名称 梁同书 1807年作 行书《香山诗乐府卷》 手卷
作者 梁同书 尺寸 引首25×64cm;画心27×635cm;题跋27×80cm 创作年代 1807年作
估价 1,5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3,910,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手卷

题签:
1.频罗老人书香山乐府真迹。忍华先生珍毖。萧。钤印:萧
2.频罗庵主书香山乐府真迹。同龢署检。钤印:叔平
3.频罗老人书香山乐府真迹。癸亥中夏装治,永孙题记。钤印:永
引首:频罗老人手写乐天诗长卷。此卷真无上妙品,忍华得之可媲昔贤之获兰亭矣。退暗题。钤印:江南萧氏、退暗、劲草庐主
题识:甲子之秋,范愚轩同年来省过舍,是年政八十,神明视听皆胜于余。晤次索及恶札,余漫应之,以为相见政有期,初不置之胸中,乃越一年而蘧归道山,信老健不足恃也。今年令嗣世兄书来,复责前诺,余不敢不应,以六十同袍之谊,不及报于生前,只增感怆耳。嘉庆十二年丁卯三月十一日同书写香山乐府十二篇,尽十纸乃止,手腕衰钝不堪,请鉴于地下故人,弥用愧责,时犬马之齿八十有五。
钤印:山舟、梁同书印、频罗庵主
鉴藏印:吾心有魔吾眼有神、豪夺不廉巧偷不智、翁子祥珍藏印、元郎小印、鼎臣珍赏、二泉山人、继振、莲公、庞洁公藏、翁之善印、杨、继振秘玩、守□杨氏世家、叔重珍赏、常熟翁玉甫珍藏、洁公真赏、又云考藏、翁永孙藏、星凤堂
题跋:
1.此卷为山舟老人真迹,首尾有我家玉甫公至之善四代印章,如此瑰宝,不知珍护落市侩手,余典衣易之,欲使柏古轩旧物留什百之一耳。卷系金粟山藏经纸,即无梁书,亦贵重无价云。壬戌五月端午后三日,翁永孙识。钤印:永孙、铜华馆
2.共和辛卯仲春赵癯公识,时年七十。钤印:赵癯公
3.癯公再识。钤印:赵
4.辛卯长夏俞鸿筹谨题。钤印:在断庵、虞山、俞鸿筹印
说明:
1.翁同爵、翁之善、杨继振、翁永孙、庞洁公递藏。翁同龢、翁永孙、萧退庵题签。
翁同爵(1814-1877),字玉甫,翁心存之次子,江苏常熟人。官至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
杨继振(1832-1897),字幼云,字又云,晚号二泉山人,汉军镶黄旗人。收藏甚富,金石、图书皆收罗,藏书数十万卷。
翁永孙(1872-1944),字忍华,号忍夫,江苏常熟人。翁曾树次子。收藏有颇多的翁同龢遗墨。曾辑校《瓶庐诗钞四卷》、《瓶庐文钞六卷》,整理出版《翁松禅全集》。
庞洁公(1901-1965),江苏常熟人。辛亥以后改为机器碾米厂,后又开设布厂、旅馆、南货店,经营堆栈。富收藏,同乡好友俞鸿筹常为其藏品作跋文。
2.翁永孙、赵癯公、俞鸿筹题跋。俞鸿筹(1908-1972),字运之,号啸琴,江苏常熟人。俞钟颖次子。虞社创始人之一,藏书极富,著有《中国藏书家考略补订》。 赵癯公,字舜臣,工书法,师法颜真卿,继学翁同龢。
3.萧退庵题引首。萧退庵(1876-1958),号退暗,又号寒蝉、罪松老人,江苏常熟人。晚年寄居苏州。工书,俊挺敦厚,篆隶更擅。又善治印,邓散木、沙曼翁出其门下。系南社旧侣,与弘一相善。退庵博通经史,兼精小学、训诂,尤工书法。
4.此卷以金粟山(浙江省海盐县广惠惮院)藏经纸写成。金粟山藏经纸乃宋代特有的著名纸品,此纸大约造于宋代熙宁至元丰年间(公元1068年至1085年),纸坊在苏州承天寺。系经楮树皮加工而成,专供寺院写经之用。其内外加蜡加砑使之硬,黄药濡染而发黄。兼因纸厚重,纹理粗,精细莹滑,久存不朽,甚为名贵。

书法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有名的“父子书法家”,被引为佳话,如东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代欧阳询、欧阳通父子,北宋“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大小米”米芾、米友仁父子;元代赵孟俯、赵雍父子;明代文徵明、文彭、文嘉父子……有清一代,则属梁诗正与粱同书父子。
梁诗正以雍正八年(1730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的出身,授翰林院编修,旋充《大清一统志》纂修官,开始入仕生涯,后历任户、兵、刑、吏、工 五部尚书,授东阁大学士,曾参与编撰《石渠宝籍》、《秘殿珠林》,其诗文书法兼擅,备受乾隆帝恩宠。其子梁同书,继承家学,12岁即能作擘窠大字,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后,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从四品),署日讲官,同样成为乾隆帝近臣,而其在书法的成就则更有出蓝之誉。
许宗彦云: “公书初法颜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后愈臻变化,纯任自然。本朝能书人,鲜有长于大字者,公作字愈大,结构愈严”。《昭代尺牍小传》中亦谓: “山舟书出入颜柳米芾,自立一家,负盛名六十年,所书碑版遍寰宇,与刘石庵、王梦楼并称刘梁王”,可见梁同书在当时极负盛名。梁同书所处的时代正好是碑学掀起之前,帖学衰微之末,清代初期在赵孟俯、董其昌书法笼罩的氛围中,出现不少注重传统、恪守帖学的书家,梁同书就是其中的代表。据《履园丛话》谓:“先生博学多闻,尤工于书,日得数十纸,求者接踵,至于日本、琉球、朝鲜诸国,皆欲得片缣以为快,年九十尚为人书碑文墓志,终日无倦容,盖先生以书见道者也”。
此件行书《香山新乐府》,长逾六米,小字行草书香山乐府十二篇,其笔力遒劲,点画圆润清腴,结字自然浑成,虚实相映成趣,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浓郁的文人气息。据翁永孙题跋,此卷用纸为金粟山藏经纸,乃宋代特有的著名纸品,因纸厚重,纹理粗,精细莹滑,久存不朽,甚为名贵,更见其重视。“以六十同袍之谊,不及报于生前,只增感怆耳。”“尽十纸乃止,手腕衰钝不堪,请鉴于地下故人,弥用愧责”,饱含对故友的怀念之情。后经翁同爵、翁之善、杨继振、翁永孙、庞洁公递藏,卷尾有翁永孙、赵癯公、俞鸿筹题跋,是传承有序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