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433 元 青花牡丹孔雀梅瓶

青花牡丹孔雀梅瓶
拍品信息
LOT号 5433 作品名称 元 青花牡丹孔雀梅瓶
作者 -- 尺寸 高39.5cm 创作年代
估价 8,000,000-10,000,000 成交价 RMB 10,350,000
材质 形制


备注:
· 纽约蓝理捷(JJ Lally & Co.)
· 纽约佳士得,1997年3月20日, 编号146
· 徐展堂先生“在望山庄”珍藏
· 英国牛津大学热释光鉴定报告,编号866c83

展览:
· 蓝理捷,中国艺术品特别展览,1988年5月/6月,编号54

本品俊秀挺拔,胎质厚重坚致,釉质温润泛青。其肩部装饰孔雀穿牡丹花图案,一面绘雄孔雀回首收翅,恰好落地的瞬间,另一面则是雌孔雀俯首翔飞,与雄孔雀相呼应。所绘孔雀翎羽清晰,神韵尤佳,周围缠枝枝牡丹翩翩展姿,妍态尽见,此处纹饰布局与安徽繁昌县新港街道元代窖藏出土「元 青花孔雀纹兽耳罐」的主题纹饰一致,笔法疏朗清秀,如出一人之手。
腹部绘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但见牡丹花开正浓,妍美饱满,仰俯有姿,枝蔓舒展轻盈,布局疏朗清新,笔意酣畅洒脱。纵观本品上下之装饰有别元青花常见繁密之风格,清雅可人,其牡丹枝蔓均以细笔绘就,灵空舒畅,尽显纤巧之柔美,犹见风姿之典雅。青花之色,苍翠妍丽,深入胎骨,兼有丹青之妙。底部涩胎,泛瓦红色,留有明显的垫烧粘结高岭尾砂的痕迹,为元青花装烧工艺的重要特征。
梅瓶,原为古时承酒用器,流行于宋代,亦称「经瓶」,其后因瓶「口径之小仅以梅之痩骨相称」(参见民国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而得名梅瓶。元代梅瓶,造型一改宋代修长秀美之形,营造出浑圆丰厚风格,延传至明初,进而奠定了清三代官窑梅瓶形制之基础,影响深远。元青花梅瓶,造型、肩与腹部之一周卷草纹装饰及下部莲瓣纹,与上海博物馆藏品皆极为相似,著录于《青花釉里红》,上海博物馆及两木出版社,1987年,页37,图21。
孔雀产于热带,在我国仅见于云南,不仅可供观赏,其羽毛亦为极美的装饰品。汉司马相如有《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汉刘向亦在《说苑·杂言》中云:「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1254年(蒙哥四年),忽必烈自大理北返,留大将兀良合台戍守云南,并任命刘时中为宣抚使,与大理原来的统治者段氏共同治理云南地区。元代对云南的统治领域较之后历朝都更为广阔,而南方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也随之渗入中原地区,文化的交融带给艺术品以无限的生命力。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在原始时代,中国南方稻作民族就以「鸟」为图腾,这种被原始人类视为图腾的鸟,古称「丹雀」,又称「阳鸟」、「鸾鸟」,与稻作文化起源关系密切。据推断,孔雀开屏的华美足令彼时的人们惊艳与震撼,故尊其为「神鸟」亦属情理之中。《拾遗记》卷一说:「(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所谓「丹雀」、「阳鸟」、「鸾鸟」,就是凤凰神鸟的原型,《广雅》亦云:「鸾鸟,凤皇属也」。由于凤凰文化深深植根于稻作文化之中,「和」也就成了凤凰形象的基本特性,《山海经·南山经》云:「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者天下安宁」,所以凤凰在民间自古就代表着和美、和谐与吉祥。
除了本品以外,存世所见以牡丹纹为主题纹饰的元青花梅瓶一共十件,装饰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肩部的纹饰,常见为缠枝花卉和云肩式图案两种,分别为香港葛氏天民楼藏品、香港佳士得2003年春拍第640号拍品和江西高安窖藏两件出土品,它们的肩部装饰皆为云肩式图案。其中伊朗阿迪比尔神庙旧藏两件器皿则与本品纹饰布局最为相近:一为「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只是肩部少了双孔雀。另一为「元 染付灵兽牡丹唐草文梅瓶」,肩部装饰则为缠枝莲与天马麒麟,胫部为卷草仰莲瓣纹。
另还见有香港徐展堂收藏一例元青花孔雀牡丹纹带盖梅瓶,收录于《海内外徐展堂中国艺术馆藏品选粹》,2010年曾现身拍场,以1600万元成交。此梅瓶与本品器形尺寸、青花画工、胎釉工艺特征均极为接近。均可以资比较。

此件拍品处于保税状态下,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工作人员。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