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423 清乾隆 铜鎏金大威德金刚

铜鎏金大威德金刚
拍品信息
LOT号 6423 作品名称 清乾隆 铜鎏金大威德金刚
作者 -- 尺寸 高18.5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300,000-500,000 成交价 RMB 552,000
材质 形制


备注:
1.北京保利,2009年11月23日,编号2116;
2.日本关西财阀家族旧藏。

展览:《智慧无限—金铜佛像精品展》,2012年3月9日至3月25日,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清乾隆铜鎏金大威德金刚赏析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罗文华
此尊大威德金刚像金色明亮,做工精致,尤其是它的莲瓣和莲座后面的阴刻纹都暗示它可能来自于北京作坊或者以北的其它佛教艺术中心,如多伦诺尔和五台山等。瑞典人斯文·赫定曾经从多伦诺尔运走了一批珍贵的造像,其风格与此极为相近。再者近年来,芬兰民族学博物馆也公布了一批他们收藏的五台山的铜造像,风格更接近于汉地。通过这些资料,我们逐渐开始能分辨出一批出自于这些艺术中心的作品。此尊的风格无疑是十八世纪这类作品中的一件。
大威德金刚,是威罗瓦金刚的一种,又被称为雅曼达嘎,属藏传佛教中无上瑜伽部父续的重要本尊之一,极受格鲁派重视,在西藏、蒙古以及以北京为中心的藏传佛教寺庙中,此尊造像的数量很多,以独雄大威德和双身大威德两种形象最为复杂。前者是单身像,后者拥抱明妃。此尊造像即为拥抱明妃的九面三十四臂十六足双身大威德像。从九面的表情来看,忿怒的情绪表露无遗。最上的文殊菩萨面带愠色,表明此尊与文殊菩萨的特殊关系。正中的大牛头一双犄角大而尖锐有力,面孔须发均涂红,极力渲染和夸张其忿怒和威猛。其余各面均作忿怒相。三十四臂所持法器有:右第一手执钩刀(即钺刀),第二镖枪,第三捣杵(即金刚杵),第四匕首,第五短枪,第六钺斧,第七枪,第八箭,第九钩,第十颅棒(即骷髅棒),第十一喀章嘎,第十二轮,第十三五股金刚杵,第十四金刚锤,第十五剑,第十六嘎布拉鼓;于左第一手擎满血颅器(即嘎布拉碗),第二梵天头,第三盾牌,第四人足,第五绢索,第六弓,第七肠,第八铃,第九人手,第十尸布,第十一人幢,第十二火炉,第十三半头,第十四作期克印,第十五三角幡,第十六风帆。”另外,最上二手上举持象皮。16足中“右第一足踏人,第二水牛,第三黄牛,第四驴,第五驼,第六犬,第七羊,第八狐;左第一足踏鹫,第二饕,第三慈鸟,第四鹦鹉,第五鹞,第六鹰,第七八哥,第八鹅。梵王、帝释天、遍入天、自在天、六面童、邪引天、太阴天、太阳天悉皆合掌匍匐而踏于足下之炽盛烈火蕴中俨然而住(以上引文均见《米扎金刚鬘各法主尊像》图四十三),暗示很多印度教的著名尊神都被佛教尊神所降伏,反映出佛教神系在建立过程中对印度教诸神的有意贬低,以提高佛教尊神的地位。
关于大威德金刚尊神的出生,在西藏有一则非常有意思的传说中。曾有一位修行者在一个山洞内苦修达50年,即将进入涅盘。当夜,两名盗贼带着偷来的牛躲进了山洞。当他们把牛头砍下来以后,才发现里面的修行者,便想杀人灭口。修行者请求放他一条生路,因为他的修行马上就要成功,否则多年的心血将毁之一旦。盗贼并不理会,将他的头砍下。修行者的怒气化为阎魔形象,将牛头安在自己身上,杀了盗贼,并在西藏作恶泄忿。藏人祈请他们的保护神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化身为忿怒的大威德金刚形象将它降伏。因此,传统认为,大威德金刚就是文殊菩萨忿怒化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