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45 陈丹青 1988年作 荒原风

荒原风
拍品信息
LOT号 2045 作品名称 陈丹青 1988年作 荒原风
作者 陈丹青 尺寸 107.8×141.5cm 创作年代 1988年作
估价 4,0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 4,875,996
材质 油彩 画布 形制

款识:陈丹青1988.(左下);荒原风 陈丹青 1988.(画背)
来源
亚洲 私人收藏
美国 私人收藏

陈丹青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是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变期,从改革开放到中国艺术史的关键转型,皆落在这个阶段。陈丹青,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页篇章。
1980年中央美院研究生班毕业展览,陈丹青以七幅油画,也就是人们而今熟知的「西藏组画」,石破天惊的撼动人们对社会现实主义绘画的想象。1976年初次入藏,再到1980年准备毕业创作的第二次入藏,陈丹青在西藏,透过他的眼与笔,为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震撼,原来,有那么质朴的人与土地,有那么真的画。「我1976年第一次去,完全反应不过来。我想我是回到古代了,那完全是个中世纪的城市。」陈丹青在他的《退步集》,这样描述他初抵拉萨。
陈丹青把他的感受,画了出来,带了回来。陈丹青,影响了一整批中国当代艺术家,重新开始实践写实主义的绘画。1982年,陈丹青赴纽约,他流连于大都会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处,感受另一次完整的艺术洗礼,从希腊罗马艺术、文艺复兴、现当代艺术思潮,不断冲击着他。纽约时期,陈丹青靠着带出来的西藏手稿与记忆,挑战了大尺幅的作品《荒原风》(Lot 2045),思念半个地球之外的牧民。陈丹青1980年初次发表的七幅「西藏组曲」,刻意将画幅限制在一米内,一定程度是为了区隔当时以大尺幅画作,以此崇尚工农兵主题的主流绘画;同时让牧民的日常,就这样与观者可亲可近。创作的核心,也从关注集体的价值,转成对个体生命的关怀与尊重。
隔了八年,到了纽约,陈丹青抛开原本的所思所想,独在异乡为异客,对高原牧民浓浓的思念之情,满扑画面而出。近一米五的《荒原风》是陈丹青西藏系列作品中,出现于拍卖市场最大尺幅的作品。画面正中央,三位藏族女子手牵着手,观者依序看到侧面、正面与背面,女子的衣着细节,见证着陈丹青的写实功力,最左边的妇女笑容灿烂,中间的年轻女子蒙着面纱,黑白分明的眸子就像荒原上的星星,亮晶晶,他们手牵着手,好像唱着歌,就像一幅画。陈丹青把它画了出来。
《荒原风》,也迥异于人们最熟悉的陈丹青西藏系列作品,只透过左边女子的笑容,就让整幅画明亮鲜活了起来,洋溢着欢快的味道。我们看陈丹青的《康巴汉子》,那真的就是铁一般的汉子,硬朗质朴强悍有力;我们看《荒原风》,感受到高原的寒风,积聚的乌云,风吹草低见牛羊,但这一抹微笑,点亮了整片荒原。让这件大尺幅作品,成为陈丹青西藏系列作品里,少见的欢快之作。
「想一想牧人们近乎原始的生活,他们嘹亮的歌声常常使我流下泪来。」陈丹青这样回忆着。在纽约,想念西藏。陈丹青的《荒原风》,恰恰可以说是艺术家在80年代末,决定封笔西藏系列的落笔之始,是他独在异乡为异客,对遥远的高原,心中最美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