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892 郭伟 2012年作 塞巴斯蒂安

塞巴斯蒂安
拍品信息
LOT号 3892 作品名称 郭伟 2012年作 塞巴斯蒂安
作者 郭伟 尺寸 150×120cm 创作年代 2012年作
估价 5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690,000
材质 布面丙烯 形制
出版
《2013艺术长沙——郭伟》 P58-59 湖南美术出版社

展览
2013 艺术长沙——郭伟 湖南省博物馆
2013 艺术长沙——郭伟 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3 艺术长沙——郭伟 嘉乐轩
2013 艺术长沙——郭伟 成都K空间
2013 郭伟新作展 成都K空间
郭伟挑选的这些图像题材都有着一种暴力、血腥与战争场景的共同特征。如果说郭伟所选择的“摹本”是客观的,是他现在所关注的身边事儿,那么如何选择“原图”并进行篡改,就是他主观、人为把握的“抽离”结果。所谓“客观原图”是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绘画创作或摄影照片,带有那个阶段文化特征及意识形态,图像只不过是其中的符号象征罢了。
也许这些图像是伴随着他成长的视觉记忆,也许是一种影响他图像的视觉经验,抑或与他的思考、与我们当下的生存情境有所关联。但其实他的意图并非在于考证图像本身的历史真实性,而是借助和挪用这些“第二手图像”资料的历史与事件的真实片段,以虚拟,甚至虚假地重构方式再现了他曾经的视觉记忆,并在这种间隔当中相对充分地寻求到一种新的判断和诠释。换句话来说,他在对感兴趣的图像利用上,没有做过多的似乎已成定论的所谓历史价值的判断,只是在视觉的因素上将历史仅仅理解为一种或多种影像,使这些作品里只有早已不存在的历史事件或消失的历史年表,它们只是过去形象的模拟、移植与拼贴,而非往昔的真实掠影。历史意识被抹平后的缺失,使在场变得不完整与不确定,其艺术在题材内容上也不再具有焦虑的深层意蕴。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新作既是他利用二手图像的显影,又是在其形而上的超验表现。这种处理的目的一方面试图消除表层与深层、真实与非真实、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对立关系的阐释模式,不再提供现代、前现代经典作品具有的深度价值,拒绝对作品文本自身的阐释,或许在郭伟看来一切作品都无需解释,其“深度”在平面产生,没有潜藏在作品背后的深层寓意。深度的消失意味着传统探究深度的思维定式被打破,一切关于深度的话语不再是后现代的话语,后现代的艺术方式以自身的平面性试图将艺术的问题统统置于一个平面之上。所以,与其说郭伟在抽离这些图像,不如说是他有意识地将历史、现实的线性时间和事件的叙事性压缩、扯平在同一画面之中。
与此同时,郭伟从图像到“抽离”图像,再到“处理”图像的渐变过程,不仅仅是对不同时期经典作品和摄影的审美趣味、样式的颠覆与破碎,也是复制、挪移后的建构性尝试。这种在经典内部处理经典,用残留在经典中的能量破坏它们的控制力,从而改变了以往经典作品力量的作用方向。亦使这些熟悉的图像陌生化,以控制观者的期待,让观者体味到经过处理的新作品所产生的惊奇,以及摆脱原有规则之后的自由。
而支撑他实验性绘画的观念除了不愿将自己的创作风格、样式固定化之外,其实是与他对历史、对现实、对记忆以及对艺术本身的思考是一脉相承的。他在处理与被处理的关系中,将几种图像给予复合、纠缠与覆盖,尤其是画面中挥洒、漂浮的点状物与断线的划痕,仿佛像“飞蚊症”一般地投射出一种心理上的不安和对原作在视觉上的干扰。这种张力也来自于他对经典艺术作品和影像所形成的认知方式和叙事规则的反叛与挑战,是在“互为图像”的关系上,对原有创作意识和表述方式的颠覆与拆解,抑或也是一种“新叙事”或“反叙事”尝试。
对当代文化境遇的思考和敏锐,将导致对旧有艺术形式在方法上的改造,艺术家需要的是用一种规定为“艺术”的方式来体现这种思想和观念。而郭伟在这些作品中使用的艺术方法就是一种“抽离”,从而也提供和构成了我们解读他艺术新创作的另一条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