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716 陆俨少 1963年作 人勤春早 镜心

人勤春早
拍品信息
LOT号 1716 作品名称 陆俨少 1963年作 人勤春早 镜心
作者 陆俨少 尺寸 137×69cm 创作年代 1963年作
估价 13,000,000-20,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1.《陆俨少全集》第二卷,第104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0月。
2.《陆俨少人物画》,第176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6月。
3.《百年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作品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9月。
题识:人勤春早。癸卯三月松江回后画,陆俨少并记。
印文:陆俨少
展览:1.全国五大城市展览。
2.陆俨少艺术馆展览。
3.“百年风范—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典藏大展”,浙江省博物馆。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20世纪60年代是陆俨少的艺术成熟期,这一时期他在继续钻研传统的同时,亦开拓新题材,探求新风格。50年代时,陆俨少曾参加上海的“新国画研究会”,陆续创作了一些新国画和新年画,如1952年的《代耕小组》、1956年的《教妈妈识字》,1963年的《人勤春早》、1964年的《金罗店》。这类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在当时是很流行的,因为那是一个“把旧世界打碎”,请“工农民英雄人物登上历史舞台”,以“英雄形象”教化广大民众的年代,艺术品的宣传性和政治性是特定环境的要求。在这种时代制约,抑或时代感染之下,陆俨少创作了一批描绘城乡新生活、新景象的作品。
此幅作于1963年春,“人勤春早”是一个民间俗语,与“天道酬勤”同义。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次运动从1962年开始,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把我国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提出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同年年底至1963年初,一些地区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至1966年春,已经蔓延至全国1/3左右的县、社,堪称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陆俨少在此背景下作画,或者也是取一种象征意义,无论春耕,抑或社会运动,均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画中描绘了乡村间早春时的耕耘场景。众多人物集中在画面下幅,远处村居掩映在杂树之中,两只飞鸟掠过水面,下幅的热闹耕作场面与上幅的静谧村居小景构成动与静,繁与简的对比。陆俨少在创作这类新国画时,画法大体类似,即以传统勾勒填色法画人物,以传统山水画的方法画景物,但人物所具有的时代风尚,以及景物所具有的世俗风情,又打破了传统绘画的界限,形成新的趣味,此图中颇可见之。画中共有十一个人物,七个青年男子,四个青年女子,相互穿插,前后错落,分成几组。他们或者扶犁,或者播种,虽然各人动态不同,但肢体动作均幅度较大,略显夸张,有工农兵标准画像中的仪式性特征。画法上,人物造型生动逼真,融合了写实性和年画中的夸张性,既有明暗体积感,又有年画中的稚拙趣味;远处的乡村以写意法而出,通过村居、篱笆、谷堆、杂树的组合,一组简单的景物营造出浓郁的乡土味道。整幅工写结合,构思巧妙,以生动的场景表现出了时代的面貌,是一幅映射着时代特色的新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