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744 吴昌硕 1918年作 墨梅 镜心

墨梅
拍品信息
LOT号 1744 作品名称 吴昌硕 1918年作 墨梅 镜心
作者 吴昌硕 尺寸 67×129cm 创作年代 1918年作
估价 6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747,5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道心冰皎洁,傲骨山嶙峋。一点罗浮雪,化为天下春。戊午凉秋,吴昌硕老缶年七十五。
印文:俊卿之印、昌硕、雄甲辰
吴昌硕一生酷爱梅花,他自称“苦铁道人梅知己”,曾说梅花“秀丽如美人,孤冷如老衲,屈强如诤臣,离奇如侠,清逸如仙,寒瘦枯寂如不求闻达之匹士”,可谓爱梅入骨。至于其画梅之法,也是独树一帜,他主张画梅取出世姿,要得古逸苍冷之趣,曾有诗云:“卅年学画梅,颇具吃墨量。醉来气益粗,吐向苔纸上。浪眙观者笑,酒与花同酿。法疑草圣传,气夺天池放。”笔墨上则是“以作篆之法写之,师造化也”。
此幅作于1918年,乃为吴昌硕75岁时的作品,从中可一窥其积累三十年的画梅之法。画面在横幅中展开,几棵梅树前后错落,疏密有致,枝桠左右交柯,细枝随意穿插,虚实相生之道十分讲究。尽管幅面不大,但通过从左下至右上的对角线式的布局,以及梅树的排列方式,使观者由此一隅联想至一片默林,构思巧妙。画法上,全画俱以水墨而出,梅树以熔篆、隶于一体的苍劲笔墨写出,遒枝劲节,浓淡合宜;梅花以或浓或淡的水墨圈出,以浓墨点蕊,数量繁多,层次丰富,形态简约而富有意趣。整幅章法虽简,却气势雄健,用笔力透纸背,笔墨老辣灵动,尽得梅花清韵。
海上风华
——海派绘画
“海派”,即“海上画派”,系活跃于清末民初的绘画艺术流派。该派画家由当时社会审美情趣出发,创造出雅俗共赏的绘画艺术风格。其作品曾风靡一时,并对近现代中国画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在海派形成期,最主要的名家有“三熊”、“二任”,作为海派的人物画大师,任颐(1840—1896),字伯年,擅长人物画、花鸟画。人物画从神仙世界中的女娲、八仙、寿星、麻姑、钟馗等民间喜欢的形象到现实生活中的牧童、钓叟、樵父、等,能将人物与景融为一体,以景托人,在布景时,极为讲求画面的虚实、繁减、轻重的对比,画面错落有致,明快动人。他十分重视人物的造型,力求形体比例的准确性,又不乏生动性与趣味性,从而使人物画通俗易懂,倍受市民的欢迎。花鸟画笔墨浓畅,色彩清新明艳,艳而有火,其颜色衔接处,融合得恰到好处,在色与水的运用和粉与水的运用上,均有独到之处,他常在色彩或白粉未干之时,滴以清水使其自然晕化,得水色交融之趣味。
海派发展盛期,以“碑”入画、以“印”入画是海派盛期绘画的重要特点之一,融金石碑学与绘画于一炉而成就卓越,影响深远者当推吴昌硕。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卿,字昌硕,后字行,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吴昌硕最早以书法知名,所作书法凝炼遒劲,貌拙气酣,富有金石气息。他在绘画上可谓大器晚成,34岁开始学画,50岁以后才逐渐成熟。其大写意承宗青藤、白阳、八大与赵之谦等,并凭借个人自身的书法功力,自成一格,自然稚拙,大气磅礴的新风,使得时尚的轻飘、浮华、纤巧、做作画风,相形见绌。
此专题汇集三件画作,分别为吴昌硕《墨梅》、任伯年《麻姑献寿》、《花鸟四屏》,以期为诸位藏家提供一个了解和认识清末民国“海派绘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