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621 清乾隆 御制黄水晶“德日新”、“所宝惟贤”、“乾隆御笔”玺 (三方)

御制黄水晶“德日新”、“所宝惟贤”、“乾隆御笔”玺
拍品信息
LOT号 5621 作品名称 清乾隆 御制黄水晶“德日新”、“所宝惟贤”、“乾隆御笔”玺 (三方)
作者 -- 尺寸 2.6×1.4×4.3 cm;2.1×2.1×4.6cm;2.3×2.3×5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10,000,000-15,000,000 成交价 RMB 12,075,000
材质 形制
著录:《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一,17页

玺印,代表着皇权与文韬。此组“清乾隆 黄水晶‘德日新’、‘所宝惟贤’、‘乾隆御笔’组玺”可以说是乾隆皇帝诸多玺印中的代表。乾隆皇帝雅好书画印章,在位的六十余年中令内廷造办处制作玺印达一千八百余方。数量超过其他几位清代帝王的总和。根据《乾隆宝薮》所载,这三方玺印应为一套,经比对与《宝薮》中所载三方印的大小及印文完全一致。三方玺印大小为2.3厘米见方、2.1厘米方与长2.6厘米米,形制小巧,便于携带,可随御驾出行时使用。就目前所存资料看,多使用于乾隆帝收藏鉴赏过的历代名家书画手卷之上的题跋钤盖。翻阅《宝薮》可知,本组玺印录于《乾隆宝薮》著录之开端,说明其刻制时间应为乾隆皇帝即位初期,其中“乾隆御笔”为帝王年号玺印,意义非凡。
备注:法国藏家旧藏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德日新”玺,印钮为圆雕狮钮,印面为椭圆形,长2.6厘米,宽1.4厘米,高4.3厘米,为书画作品的引首章,多钤于御书之右上角。语出《尚书·商书》:“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 及《周易·系辞》之“日新之谓盛德”。乾隆于此多有宏论,“日新之谓盛德”,何谓日新?“日新非必日日务求有所新益,盖君子自强不息即所以进德也。”何以进德?进德须防习染。“盖习染之最易害人心,如尘埃之最易生室宇,日日扫之,尘埃未必能尽去,日日新之,习染未必能尽除,日日新,又日新,如是而已矣。”(《清高宗御制文二集》卷二)又曰:“刚健而无笃实,或失之躁,笃实而无刚健,或失之固。躁与固则不能日新其德矣。……刚健而济之以笃实,以日新其德耳。夫日新其德,非所谓自强不息乎?”为君为臣,亦应“无私以敕几协民”,则“有不日新而辉光者乎?”,“若夫九二为刚中之臣,六五为柔中之主。此正刚柔相济不失其养,亦日新其德之道也。”(《清高宗御制文三集》卷一)由此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将“德日新”看作是其一生的座右铭。据《乾隆宝薮》所载,乾隆一生刻制有多方形制不同的“德日新”玺,本件拍品即为其一。在著名的《乾隆御制诗集》初集到五集卷首的六帧御容写真肖像上,引首位置均钤盖此枚“德日新”椭圆小玺。画像中的乾隆从三十岁的英姿勃发到八十五的垂垂老矣,而“德日新”玺始终如一地钤盖。在此玺印于最后一幅画像上出现时,印文的左上角已可看到有一处破损,对照如今玺印实物可见对应位置有一块小小的崩损。不禁感慨,容颜易改,而圣德日新,此印可谓是伴随乾隆皇帝六十馀年帝王生涯的一枚信物。
“所宝惟贤”玺印钮为圆雕狮钮,高4.6厘米,印面2.1厘米见方。此玺
常与“乾隆宸翰”,“乾隆御笔”等相配,钤诸御笔书画之上的左、右角,称“压角章”。 “所宝惟贤”语出《尚书·旅獒》:“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其注云:“宝贤生能,则近人安,近人安则远人安矣。”知古贤者对“所宝惟贤”亦极推重,视其为定国安民之根本。乾隆亦深知于此,说“圣人养万民而不能不赖贤之时亮天工。是以周公躬吐握之劳,故有圄空之隆,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寰区至广也,生民至众也,以一人之心智耳目御之,其敞精劳神而迄无成功,亦不待烛照数计而龟卜矣。自古贤王劳于求贤,逸于得人,然得人始逸而求贤则劳,毋论求之不以道,得之不以实,所得非其人,所求作其贤,而天下之万民,不可以一日而不养。为君难,盖诚乎其难矣!”(《清高宗御制文初集》卷一)文中可领略到乾隆以此“所宝惟贤”明其求贤若渴,绥远抚近之心迹,并刻制成玺印多加钤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传)米芾书《离骚经》及清高宗《题明董其昌杂书》上亦钤有“所宝惟贤”印。“乾隆御笔”玺印钮为圆雕螭龙钮,高5厘米,印面2.3厘米见方,“乾隆御笔”是乾隆皇帝常用的一枚玺印,出现在很多清宫旧藏的晋唐宋元书画作品的乾隆御笔题跋之下,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首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上,据此可推测当年乾隆皇帝观此帖后心驰神往,亲笔在帖前写下“天下无双,古今鲜对”、“神乎其技”,等“二十八骊珠”,又隆而重之施印钤盖的情景。另外,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传)米芾书《离骚经》,清高宗《题明董其昌杂书》、宋徽宗《溪山秋色》图轴和元代盛懋所作的《江枫秋艇》图卷的乾隆御题之下也有此印钤用。
乾隆玺印材质以和阗玉、寿山石为大宗,水晶印极罕。水晶古称水精,被视为祥瑞神异之物。考古资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水晶制品出土,又据唐末史书记载,水晶产地颇多,同时,又从大秦、波斯等国输入,故各类水晶制品出现较多。明代以来以水晶雕文房供玩者颇为流行,至清亦多见,乾隆朝更有工艺精湛的水晶雕件出现。此三枚印章主体材质异常纯净,宛若冰晶,内部略见有天然纹理。天然水晶为晶体,硬度为7,有难雕已碎的特性,因此在用作雕刻材料时多做大型简洁的雕刻,极少用来精雕细琢或刻字。尤难于雕刻细劲的阳文元朱文篆。从故宫现存的玺印来看水晶材质者较为罕见,在乾隆即位前的雍正二年,造办处为14岁的四阿哥弘历刻制的一组六方印章中,即有一枚水晶章“存诚主敬”。在乾隆皇帝即位前所制的“宝亲王宝”(组玺)中亦有一枚“乐善堂”宝为水晶雕刻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