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306 元 白釉瓜棱塑贴狮纹提梁壶

白釉瓜棱塑贴狮纹提梁壶
拍品信息
LOT号 5306 作品名称 元 白釉瓜棱塑贴狮纹提梁壶
作者 -- 尺寸 高13cm 创作年代
估价 15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368,000
材质 形制
出版:
《中国陶瓷的黑与白》,J.J.LALLY,纽约,2010年,编号16

备注:
J.J.Lally公司,纽约,编号3985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旧藏,编号LL92
展览:
《中国陶瓷的黑与白》,J.J.LALLY,纽约,2010年3月20-4月10日
注壶,作六棱圆瓜形矮圆壶身,顶面圆凹下,中间留有小圆口,口上覆以隆起蛙形泥片;小短流;提梁分三股交织塑成,使提梁宛如瓜的藤蔓;矮圈足,足底缘无釉,露白胎;足内平底,底部亦施釉;器施牙白釉,釉色匀润,外壁留有刷丝旋痕及上釉时的工具遗痕。全器造型以瓜实为主题,贴饰也均以瓜叶相生相伴,十分具有巧思。其坚致细白的土质,莹泽的釉光,当系北宋前期定窑制作的精品。
人间酌一壶,海上隐三山。
相似的造型曾数见于辽宁、吉林及内蒙的辽墓,贴饰则有蝶文或鱼龙纹之异。宋代定窑的烧造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即北宋初年的宋、辽边境上;辽人喜好中原文物,因此比邻的定窑作品常成为辽国贵族的珍品,甚或有掳掠窑工至辽地烧造瓷器的事情;另一方面,辽民族所擅长的金银器、皮雕器造型,或砑花、贴饰的技巧,也常启迪定窑工匠创作的灵感。执壶通体施白中微稍泛青的釉,匀净素雅,莹润光洁;本品通体施釉后,仅将较宽足底内侧的一窄条釉刮去用于支烧,此式方法称「裹足刮釉」,但这件器物的刮釉方法又比一般的裹足刮釉更为讲究细致,这是采用裹足支烧工艺之外最精工的一种装烧方法,十分少见。
这种瓜瓞形执壶为定窑极为独特一例。定窑在其生产历史中一直以碗盘类日用器物为主要产品,塑形类的器物十分稀少。此类瓜瓞形执壶仅廖见考古发现数例,主要出土于辽境,时代从北宋中期延续到金代中后期。与本件执壶最为相似例,为内蒙古察右前旗豪欠营六号墓出土的一对定窑瓜瓞形执壶,豪欠营六号墓是一座小型六角形墓葬,墓主人全身满着铜丝网路并覆鎏金铜面具,具有较明显的辽中后期的特征,时代应为兴宗重熙年间(1032-1054年)到道宗清宁年间(1055-1064年)。与此执壶造型相似的还有辽宁朝阳牟杖子辽清宁六年(1060年)赵匡禹墓出土的一件瓜瓞形执壶,其腹部满饰非常写实的刻花蕉叶纹图案,这种刻花图案与定窑北宋晚期的蕉叶纹有所不同,为北京龙泉务窑辽代后期的重要特征。北宋末期,此类执壶的造型逐始变化,腹部的瓜棱较浅,脱离瓜瓞形象。金代,此类执壶就完全脱离了瓜瓞的形制,变近似梨形,流变成了较长的曲流,腹部的瓜棱进一步变浅,始现光素无纹例,制作工艺上也远不如北宋中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