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949 李流芳 1626年作 西湖采莼图 手卷

西湖采莼图
拍品信息
LOT号 1949 作品名称 李流芳 1626年作 西湖采莼图 手卷
作者 李流芳 尺寸 引首27×117cm;绘画27.2×122cm;书法26.5×121.7cm;题跋(宋)27×39cm;27×245cm 创作年代 1626年作
估价 2,2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5,865,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手卷
出版:
1.陈焯《湘管斋寓赏编》卷六《莼羹歌》,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
2.梁同书《频罗庵书画跋》,参见《美术丛书》,1936年。
3. 徐邦达《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第129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
4.福开森、容庚《历代著录画目正续编》,第279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题签:二树紫藤花馆藏品。第四十七号。李流芳西湖采莼。纸本。钱大昕等名人题。爻尚立。
引首:西湖采莼图。乙巳季夏下旬,竹汀钱大昕题。钤印:文物多师古、钱大昕印、竹汀
题识:
1.西湖采蒪图。丙寅冬月画于练祁舟中,李流芳。
2.怪我生长居江东,不识江东蒪菜美。今年四月来西湖,西湖蒪生满湖水。朝朝暮暮来采蒪,西湖城中无一人。西湖蒪菜萧山卖,千担万担湘湖滨。吾友数人偏好事,时呼轻舠致此味。柔花嫩叶出水新,小摘轻淹杂生气。微施姜桂尤清真,未下盐豉已高贵。吾家平头解烹煮,间出新意殊可喜。一朝能作千里羹,顿使吾徒摇食指。琉璃碗盛碧玉光,五味纷错生馨香。出盘四座已叹息,举箸不敢争先尝。浅斟细嚼意未足,指点杯盘恋余馥。但知脆滑利齿牙,不觉清虚累口腹。血肉腥臊草木苦,此味超然离品目。京师黄芽软似酥,家园燕笋白于玉。差堪与汝为执友,菁根杞苗皆臣仆。君不见,区区芋魁亦遭遇,西湖蒪生人不顾。季鹰之后有吾徒,此物千年免沉锢。君为我饮我作歌,得此十斗不足多。世人耳食不贵近,更须远挹湘湖波。袁石公盛称湘湖蒪菜美,不知湘湖无蒪,皆从西湖采去,以湘湖水浸之耳。蒪菜初摘后,以水浸之,经宿则愈肥,凡泉水、湖水皆可浸,不必湘湖水也。今人但知有湘湖之蒪,又因石公言,谓非湘湖水浸不佳,皆耳食者耳。余十年前在西湖作此歌,又尝为湖上友人写采蒪图,至今友人家传余煮蒪羹法,余歌及图皆为美谈。然所谓平头解烹煮者,死已三年矣,诗画恍惚都如梦中事。张伯英不知何缘见余图,今日重理此梦,既为作图复书此歌,放笔黯然,兼题数语。天启六年丙寅十二月立春后三日,冰雪方解,微风霁日,稍有春意。舟自城南归槎上,同儿子杭之次石冈题,泡庵道人李流芳。
钤印:
1.李流芳印、长蘅
2.李流芳印、长蘅氏
题跋:
1.(宋珏题)西湖蒪菜多在三潭放生池左右,土人至秋辄弃不采,不知秋时甘温,较暮春之美,何啻几倍,土人真蜜浸矣。犹忆丁巳夏日,与长蘅同住小筑,每每夜泛小舠,呼平头数辈采归,乘月沽酒,或过玛瑙寺边寻汪无际,今忽忽十余年,此景遂不可载得。庚午谷雨,宋珏题。钤印:宋穀之印
2.(梁同书题)生长西湖不见珍,隔江人采碧粼粼,人情大抵湖莼似,三日何曾卖一真。(一日卖得三担假,三日卖不得一担真。此杭谚也)。闻说西湖旧有莼,也知秋末胜于春。季鹰老去莼丝死,莫问当时采采人。檀园先生云,西湖有莼,湘湖无莼。或当日如此,近日并三潭放生池左右,皆无之矣。间或有之,不过近处寺僧,偶于水深处得少许饷客,然亦不可多得也。而市上所卖,实系湘莼,岂西湖为葑所壅,不复再生,而其种乃移而至江东耶?是不可知矣!乾隆己亥之秋,莪亭以此图示余,忽有所触,随笔记此。频罗居士同书。钤印:梁同书印
3.(曹秉钧题)剧怜风味胜湘湖,写出春流一叶呼。不解季鹰空老去,秋风曾有画图无?树色波光翠欲浮,百年犹见旧风流。豉盐空忆叹如梦,愁绝披图黯淡秋。己亥中秋雨窗秀州曹秉钧题于武林清里寓舍之小山居。钤印:秉钧、仲楳、种梅
4.(钱维乔题)髫龄我住湘湖曲(予年六岁即随先大夫萧山官署),颇爱莼羹尝未足。壮游频向西湖居,盐豉欲下心踌躇。扁舟采采竟未得,横葑如云开或塞。行厨偶一芼银丝,不辨何来徒耳食(宋比玉谓:西湖莼在三潭放生池左右,梁山舟以为近已无有,俱不必深论)。檀园居士人中仙,山水放荡湖莼间。官余始忆此味美,季鹰尚觉非高贤。甬江范子收缣素,二百年来传逸趣。五肉七菜何者佳,尘吏腥膻本知误。烟波千顷菰芦渺,风景鲈乡梦魂绕。人生适志皆可图,秋菘春韭无处无。乾隆癸卯春二月十日,毗陵钱维乔题。钤印:乔、竹初居士、老彭后裔
5.(许宝善题)烟浓树碧,正雨洗遥岑,黛眉如扫,绿云缥缈。看柔丝嫩叶,满湖萦绕。试拨兰舟,不为苏家小小。往事杳笑何必季鹰,方说莼好!翠盘青蔓袅,更妙手调来豉盐轻捣,泉清月皎,爱流匙脆滑,色香双妙。淡墨传神,西子晚妆乍了。迨春晓,觉幽情又添多少?右调《扫花游》。乾隆四十九年岁次甲辰五月十有二日,许宝善题。钤印:许宝善印、穆堂
6.(叶藩题)秋风寄高蹈,适志贵其人。后来扁舟侣,遥怀日以新。相将采湖碧,正得雉尾莼。风露下盐豉,鲜翠流牙龂。图成飞逸兴,歌罢散良辰。朋游再三叹,俯仰含酸辛。风流二百年,胜事西湖滨。暮云起连菼,凉月照深苹。赏趣有余味,山川犹比邻。更吸湘湖水,何地不清真。庚戌季秋书于月湖寓斋,皋亭农叶藩。钤印:叶藩
7.(钱大昕题)风流前辈数檀园,仿佛西湖入酒尊。著笔不多天趣别,羚羊挂角本无痕。金牛湖口总宜船,鬓影翩翩俨列仙。比似季鹰高一著,莼羹饱吃几多年。访莼我亦到西湖,空有三潭浸绿芜。记得留宾逢小陆,隔江雉尾入行厨(己丑春游湖上,陆筱饮饷予莼羹,乃湘湖之产,三潭久无此味矣)。月湖亦是小西泠,海蜭江瑶味不腥。争得画师图我辈,橛头船泊贺家亭。乾隆己巳六月竹汀居士钱大昕。钤印:臣大昕、辛楣
8.(范永祺题)风流千载李长蘅,几笔萧疏画绝精。展卷便教生叹息,何殊举箸对莼羹。一带湖光照眼空,柳条黯淡小桥东,轻舠似叶人相语,尽是萧山卖菜翁。人因读画思张翰,我为题诗吊玉川。神韵只今犹共领,故人幽致倩谁传。故人卢月船酷爱此画,晚年有“檀园神韵更难忘”之句,乃屡借去而终未有题跋,予为月船挽句云:“却恨采莼图卷里,不曾题得玉川诗”,谓此画也。至今追忆犹为怅然。乾隆庚戌菊月莪亭范永祺题于延绿轩之瓮天居。钤印:永祺、莪亭、罋天
鉴藏印:剑泉平生癖此、景氏子孙宝之、宝董室、典楼寓目、剑泉真赏、竹初寓目、莪亭珍藏、文章山斗家风、剑泉平生癖此、景氏子孙宝之
说明:
1.宋珏、梁同书、曹秉钧、钱维乔、许宝善、叶藩、钱大昕、范永祺题跋;钱大昕题引首;范永祺、沈树镛、景其濬、杜从庵递藏。曹秉钧,字仲谋,号种梅,又号水云,浙江人。工画梅,书法苏轼,得跌宕之致。有《水云老人诗钞 》。
2.钱维乔(1739-1806),字树参,号竹初,江苏武进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学贯古今,诗文博瞻,工书善画,精于音律,晚通禅理。
3.许宝善,字穆堂,江苏青浦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累官监察御史。尤工散曲。
4.叶藩,字桐初,浙江仁和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补江西建昌知县。
5.范永祺(1727-1795),字凤颉,别字亭,浙江鄞县人。天一阁后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工篆隶、刻印,富藏明人尺牍。
6.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又字及之,号辛楣,晚年自署竹汀居士,江苏嘉定人(今属上海),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早年以诗赋闻名江南,乾隆十六年(1751年)特赐举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进士,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乾隆四十年(1775年)居丧回乡,潜心著述课徒,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书院讲席,出其门下之士多至两千人。钱大昕是18世纪中国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也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生前就已是饮誉海内的著名学者。王昶、段玉裁、王引之、凌廷堪、阮元、江藩等著名学者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后世公推钱大昕为“一代儒宗”。
7.沈树镛(1832-1873),字韵初,号郑斋,室名宝董室、汉石经室,上海人。咸丰九年(1859)进士,官内阁中书。精鉴别,富收藏。
8.景其濬(1829-1876),字剑泉,贵州兴义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官编修、内阁学士、陕甘学政、河南学政等。工书法,好收藏,精鉴赏。
9.杜从庵,生平不详,活动于嘉庆道光年间,辑有《二树紫藤花馆印选》。

莼菜产于西湖,又名蒪菜、马蹄菜、湖菜等,为珍贵野生水生蔬菜,食用时有滑润清凉的感觉,并有沁人心肺的清香。成语“莼羹鲈脍”即指对故乡的思念,典出《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西湖采莼图》作于明天启六年(1626),署款“练祁舟中”,可知李流芳当时人在嘉定,并未至杭州。查史料,知当年因阉党猖獗,李流芳为之气愤,纵酒无聊,至于泣下,遂病,咯血不能止。友人闻启祥招其过西湖,有诗纪之,但并未成行。又见《光绪嘉定县志》卷三十二载,吴县建魏忠贤生祠,李流芳赋诗一首以嘲之:“宋子金阊道,高阙何巍峨。笑彼夸者子,高危当奈何。丈夫自有志,众人鲜不波。”官员争相参拜,嘉定县令谢三宾也欲前往,问于李流芳,他答曰:“拜,是一时事,不拜,是千古事。”一时传为美谈。
画卷后是李流芳行书《莼羹歌》,开头说“今年四月来西湖,西湖莼生满湖水。”李流芳自称此诗是十年前所作,应为万历四十五年(1617),他四月往杭州,同程嘉燧同舟入溪山。六月时,尚在西湖小筑作《秋山秋意卷》。“吾友数人偏好事,时呼轻舠致此味。”是写与友人欲采莼而成此美味。“浅斟细嚼意未足,指点杯盘恋余馥。”极为形象地写出了李流芳与友人进食的情景,如临其境。诗末又对袁宏道的一个说法进行了反驳:“袁石公盛称湘湖莼菜美,不知湘湖无莼,皆从西湖采去,以湘湖水浸之耳。”可知湖湘本无莼菜,不过是把西湖莼菜采去,以湖湘之水浸之罢了。
李流芳不仅作《莼羹歌》,还为友人绘有《采莼图》,十年后友人张伯英见之,又嘱李流芳作一卷,即此《西湖采莼图》。题诗中提到的“槎上”即在嘉定南翔;杭之是李流芳之子李杭之,字僧筏,诗文书画,酷似其父;石冈当指友人的石冈园,李流芳作有《石冈园池同仲和泛舟作》。
卷后题跋者李流芳之后为宋珏所跋,宋珏首先指出秋莼远胜暮春之莼,然后提到了李流芳作画是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夏日,“与长蘅同住小筑,每每夜泛小舠,呼平头数辈采归,乘月沽酒,或过玛瑙寺边寻汪无际”,此年活动为研究者所失载。宋珏跋于崇祯三年(1630),李流芳已去世一载,重观老友遗迹,自是感慨万千,虽信手写来,却是不可再得的惋惜之情。
此卷入清有梁同书、曹秉钧、钱维乔、许宝善、叶藩、钱大昕、范永祺题诗词,洋洋大观,目不暇接。范永祺是天一阁后人,此卷为其宝藏,故请上述名贤题诗以纪其盛。范永祺自己在跋中还提及卢镐酷爱此画,晚年有“檀园神韵更难忘”之句,乃屡借去,而终未有题跋,故范永祺题诗悼之。钱大昕题诗及引首为《钱大昕年谱长编》失载。范氏之后,此卷归上海沈树镛、贵州景其濬递藏,文人雅风,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