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210 刘韡 2007年作 徘徊者-4

徘徊者-4
拍品信息
LOT号 3210 作品名称 刘韡 2007年作 徘徊者-4
作者 刘韡 尺寸 300×360cm 创作年代 2007年作
估价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0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签名:刘韡 Liuwei 2007
作为最受瞩目的中生代艺术家之一,刘韡曾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作为“后感性”的核心成员参与到当代艺术实践中。他的创作深受新世纪中国社会特有的变革历程——城市和人文景观的变迁对其影响尤为突出。刘韡以实验艺术为依归,作品跨越不同领域和媒介,颠覆既有秩序和概念来探求真实,时而讽刺,时而模棱两可,耐人玩味。他所用的物料,往往出人意表,配合匠心独运的布局,不单带来视觉上的震撼,更令人反思城市化进程及其衍生的诸多社会政治问题。刘韡曾说:“我最感兴趣的是艺术怎样能够真正介入现实生活之中,在什么层面,达致什么程度——不是要使之成为一桩政治事件、一项抗议或一场示威,反而是一个简单不过的命题,就是怎样才可以将艺术真正融入现实之中。”
“城市”始终是刘韡创作的重要语境,他将其视作人类生存的蓝图,而建筑则是其中的聚居地。这一结构化、秩序化的空间在包容群体温情的同时,也难以避免消费时代的异化与疏离。为此,刘韡不断尝试在创作中捕捉记忆中的城市空间,利用计算机制作图像,并将其中产生的像素放大、排列为秩序化的线条,再应用于具象的画面,作品兼有具象的真实表现与抽象的理性情感,从而使得图像本身挑战着传统的观看方式,与此同时借助城市构造探讨公共领域与艺术的关系,反思都市环境与个体情感的认知互动。
创作于2008年的《徘徊者-4》正是他将当代都市生活进行数码化抽离的结果,特别是色彩、线条等几何图形经由重新编组后形成的抽象视觉符号,更将城市繁荣及其引发的生存环境问题展露无疑。画面的形式内容——裁切的几何形状,叠加的块面,复合的结构—有着蒙德里安绘画般的冷静风格与现代秩序。高度对称化的构图以及被画家置入的线条与色块体现了21世纪都市中的多变节奏,以视觉错置的方式解释着现实,并挑战着当下的既定标准与准则。该作品不仅仅充分地显示出其有关“抽象比具象来得更真实”这一观点,更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形式主义美学中罗杰•弗莱对抽象艺术情感分量承载的注重,并与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的价值判断有某种共通之处。因此总的来看,刘韡的绘画尽管抽象,却是一种有感知色彩的抽象,一种有意味的抽象,而不是纯粹形式主义的彰显。
《徘徊者-4》中呈现出来的垂直线条、视像干扰、冷峻切割,其实质是刘韡以奇特的视觉话语对社会现实的质疑与反思,对这一代人都市化进程中个体经验的诉诸。这种全新的视觉构成方式与理性严肃的反叛思考,可以说又无疑是再次激活了创作中以艺术作品展开深入诉求的各种可能性。
与此同时,刘韡亦通过诸多作品来探讨千禧年之后由当代社会矛头衍生的社会政治概念,以及发展中的城市及其景观的变异。《巨浪》正是集交错的主题与物质性手法于一身的难得案例。艺术家将构图完全理性化,以计算机制图的形式将色彩关系、逻辑结构重新梳理并还原于画布中。作品中,艺术家将自然与城市化相对立。当前者以浪潮的形态出现,后者则酷似北京城市夜景中一排明亮的路灯。刘韡成功地将两种元素进行并置,忠实地向观众提供了一面关于矛盾的镜子,再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强大张力与冲突。
几乎在每一张中,刘韡都“预设”了一个类似城市景观这样的图像底本和经验基础,而后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形式的分解、重组和描绘。尤其是画面的颜色,闪烁的荧光仿佛是不夜城的霓虹灯,又恍如电子屏幕由于数据失序而导致的一种物理呈现。但正是这样一种平面式合成,赋予了画面一种独特的光感,并提醒我们,“拼贴”本身也是现代城市和建筑的主要构成方式。而此时,它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概念,它关乎的是建造、构成和运动。在城市与建筑、建筑与绘画、绘画与个人经验等之间,他制造了一个个不同的界面或影像,其能动的屏幕,映射着一种速度,和一种真实的现代生活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