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261 赵朴初 行书「香华供佛」 镜心

行书「香华供佛」
拍品信息
LOT号 0261 作品名称 赵朴初 行书「香华供佛」 镜心
作者 赵朴初 尺寸 50.5×26.5cm 创作年代 --
估价 无底价 成交价 RMB 368,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香华供佛。赵朴初。
【印文】赵朴初印
杂华庄严,广大圆满
──回向赵朴初先生
「不为自身求利益,欲令一切悉安乐,未曾暂起戏论心,但观诸法空无我。」
——《大方广佛华严经》开经偈
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界,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假使他今天还活着,应该已过百岁了。他一生跨越三个朝代,生在最动荡的中国,十九岁进入中国佛教界核心,三十岁扬名大上海,随后,在大半个世纪里带领中国佛教在风雨浮沈中前行。很多人还记得他在每一次外事活动当中,那象征和平的笑容,毛主席敬重他,周总理视他为国宝,佛教信徒称他是菩萨。对于二十世纪的佛教,他功不可没。如今,斯人已去,但追忆无疆。
1999年,在香港举行的一次佛教盛会上,有一位老人的演讲吸引着全场来宾的目光。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世界世纪千年双交之际,他将在世界多元文化中,在解决人类自身建设问题上,一定会做出东方文明再度辉煌的突出贡献。」
他就是赵朴初,此时已是92岁高龄。谁都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远行,离开香港的一整年之后,他告别了他热爱的芸芸众生,撒手人寰。
北京,南小栓胡同1号,是赵朴初近半个世纪的居所。从他离开至今,这里从不曾改变,有人说,这个安静的院落是赵朴初一生平静与壮阔的最好见证。在这间到处充斥着赵朴初痕迹的客厅里,他曾经挥毫泼墨、壮志凌云。这些老旧的书柜,角落里那个曾经接待过无数客人的沙发,无声地记录着男主人曾经的过往。
赵朴初,原名「荣续」,朴初二字是赵朴初母亲根据老子:「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而起的名字。古人云:朴之为物,未雕未琢,其体希微而不可见,故无名。朴虽然无名但代表最初的运用,最细微的运用,虽小却不可轻视。如今赵朴初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精神,一种追求进步,探索真理的信念。
1907年11月5日,赵朴初出生在安徽太湖著名的「世太史第」翰林府中,他的祖辈连续四代入职翰林院,在清朝历史上曾有过显赫的地位和尊严。作为赵家翰林府里的长子,从5岁起,赵朴初便开始学习正统的诗书礼义、琴棋书画。
无奈的是,时局动荡,家道衰落。为了儿子的前途,父母决定将他送出安徽的深山僻壤,到上海继续读书。1920年的元宵节,13岁的赵朴初最后一次和家人一起看了闹花灯。几天后,他离开了家乡,前往上海觉园,投靠表舅关炯之。在这位中国佛教界的大人物身边,赵朴初的人生正悄然发生改变。1929年,中国佛教会成立,关炯之被选为9个常委之一。许多高僧大德再次走动,每日聆听太虚,圆瑛的开示,让那时的赵朴初受益匪浅。1935年,他在圆瑛大师的介绍下,皈依佛门,成了在家的居士,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粗暴地打乱了赵朴初平静的清修生活。1937年,淞沪战争爆发。歌舞升平的大上海,在炸弹炸开的那一刻,乱作一团。国难当前,赵朴初与圆瑛法师一起,以上海佛教护国和平委员会的名义,收留转移难民,救护前线伤员,佛教在那个年代的上海,发挥了普渡众生的作用,赵朴初也因此被各大报纸称为活菩萨在世,从此名扬大上海。1938年春天,新四军成立,难民所里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青年人纷纷要求到第一线抗日。8月16日,赵朴初在黄埔江头,目送第一批七百多名青年难民离开,想象着他们即将到来的,浴血奋战,驰骋沙场,赵朴初曾壮怀激烈,吟诗言志,待看乾坤转。抗日战争后,赵朴初与马叙伦、王绍鳖、林汉达等人发起创立中国民主促进会,追随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争取民主、反对内战、解救民众的爱国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赵朴初在中国佛教协会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
人间佛教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魂兮无我,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这是赵朴初对自己一生的概括总结。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提倡人间佛教,重视僧才教育;几十年来,他领导中国佛教界在协助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健全僧伽制度、佛教对外交往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实「人间佛教」作为一种观念自太虚大师倡导以来,经过种种考验已经从早期的适应社会层面过渡到建设社会层面上来,主要讨论并论述佛教的改革发展是否具有从寺庙走向社会的制度建设的一般性社会交往系统,使佛教信仰共同体最后也建设成为一个基于佛教信仰的社会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良性互动。
作为「人间佛教」思想的弘扬者和继承者,赵朴初提出了「农禅并重、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等指导方针,以作为人间佛教发展的当代基础及佛教徒在新时期必须担当的人间使命。
一、农禅并重
「农禅并重」即强调将修行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实现寺院经济独立。赵朴初曾提出,佛教徒要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其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实践。
二、学术研究
80年代,赵朴初提议:「为了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当务之急,首在培养人才,提倡学术。」他也强调,佛教界急需成立中国佛教哲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办好图书文物馆等。
在他的倡议之下,佛教寺院曾经开办有多种形式的培训、讲座、讲经活动,或是成立佛学社、读书会等方式,致力于佛学研究。
三、国际交流传播
「通过佛教徒及其文化交流与往来,中国不仅吸收了外来的文化,同时也尽了输出文化的责任。」
曾在1955年8月,赵朴初先生代表中国佛教界首次前往日本广岛,参加一年一度的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特别是日本人民一起,祈祷世界和平,共叙中日友好之情,并亲自将一尊观音菩萨像送给日本佛教友人,从而进一步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为了加快中日友好的步伐,并力促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赵朴初尽心竭力,在之后又开展了三年之久的「鉴真年」纪念活动以及其他领域的两国「民间外交」。
无尽意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即透过微小的事物中能看到无限,那我们也可以说,「一朴一佛学」,即可以通过赵朴初的点滴去看其佛学人生。
赵朴初自称「无尽意」居士,必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无尽意斋」。
「我的书斋有一个名字叫做‘无尽意斋’。有人问我为什么取这个斋名。我说,作为一个人,就应该报人民大众的恩。‘无尽意’三字是说报众生恩的心意无有穷尽。我是用这三个字来提醒自己、勉励自己,作为努力的目标。」
「无尽意」是赵朴初哲学和佛学思想的精髓,体现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寓意深邃。
「无尽意」说的正是人的思想、观念是无休止的、无限的,这个理念映射在实际生活之中,便是不能自满,并且要超越一切束缚和障碍。无尽意表达了无限进取、精进不息的精神。
燃一柱香、品一杯茗、说一段禅,无尽意。赵朴初对佛教的信仰在其一言一行中都有诠释。
「赵体」书法的风格魅力
赵朴初先生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渝,他谦和开朗的性格、宽广的襟怀和坦白、与人为善的风范,使得他在书法创作上独具一格。
一生忙碌劬勤的赵朴初先生从未视书法为闲事。他自幼随父母勤习书法,视之为人生路上的一门重要功课,日日、月月、年年始终坚持如一。书法在宣纸上和他保持了一种真诚的默契。启功先生在《赵朴初诗词曲手迹选》后记中曾感叹道:「朴翁擅八法,于古人好李泰和、苏子瞻书,每日临池,未曾或辍,乃知八法功深,至无怪乎书韵语之罕得传为家宝者矣。」早在1977年,北京市书学研究会成立,成就与声誉并高的赵朴初即被推为会长;1981年,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赵朴初又当选为书协副主席。此外,他还曾担任过「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的名誉社长和第五任社长,对促成中国印学博物馆的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赵朴初先生地位特殊、影响深远,他的书法艺术作为他完整人格的一部分和重要体现,是极具研究意义的。赵朴初的书法兼有「韵」「力」「意」「法」四大要素,字形流畅秀逸,结构严谨缜密,笔墨洗炼疏朗。风格秀逸中见端庄,潇洒中见法度,娟秀而不失之纤弱,潇酒而不失之放诞,平易畅达,毫无拘碍,在笔法上融入了碑意,随着赵朴初佛教思想的形成,禅定、忍辱、精进等释家精神也通过书法这一形式外化出来。
从20世纪70年代起,赵朴初的书法作品大量增加,他这时的书法脱古人窠臼,食古而化,进入逐步将佛家禅意融进书法作品的尝试期,更是他成自家面目的关键期,结体上有由方正逐渐转为方圆兼具,精劲而温润,风格多舒展洒脱。
「宋书尚意」特征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有体现,宋代书法以禅宗文化为主流,「尚意」且把书法的写意性和抒情性发挥到极致,所体现的为文人修养与抒情达意,而赵朴初这一时期书法作品俊秀典雅,圆劲淳淡,且他常浸淫于唐诗宋词的文学修养,再将这些转换成自己的情感表达宣泄与纸卷上,所以他的书法具典型的文人书风。
从创作的观念上讲,他是传统古典沿读性的书家,强调唯美而不尚丑怪,强调帖字派的笔法,又有碑派的感受力和视觉冲击力。相对于中国传统书家的作品,「赵体」在艺术表现力上有更充分的表达,个性更加鲜明,所汇融的传统审美符号更加丰实综合,是站在全面继承角度,与时代同步的书法风格表现。
「非专为当书法家而临池执笔,只是一见前人墨迹就有敬畏之心,由敬生爱而爱不释手。纵颠沛流离之时,日课暂辍,心亦向往之」。
书法与佛教,这两者的结合所碰撞出的艺术价值都是巨大的,佛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赵朴初居士把艺术的相通性发挥极致之余,又不忘投入社会的建设,实为「人间佛教」的最深阐释者。「人间佛教主要内容是五戒、十善。」特别重视「人」和「做人」,「只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样才能把握自己,自度度人」。有大爱精神,修炼人品,「当你微笑时,整个世界都在微笑。」品读晚年赵朴初浸润了佛学思想精髓的书法作品,更可以说是「字字如莲花,笔笔有梵音」。他的书法作品需要静静品味其绝妙之处,能动人心魄,振奋人心,启人智慧。
世有「禅书一味」之说,如赵朴初先生的宗教身份广为人知一样,赵朴老身上所体现的书家气质和文人情怀更为令人敬仰。2021年是赵朴初居士诞辰114周年纪念,机缘巧合之下,北京保利拍卖此次有幸能征集到赵朴初先生书法作品十二件,特别策划「庄严——赵朴初墨迹专场」,共同缅怀这位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为造福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人——赵朴初。
斯人已逝,如星陨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金刚经》:「以诸花香,以散其处。」「香花供养」是佛教中的一种供佛方式,以香烛、鲜花供佛敬神,表示对神佛的敬仰和尊重,同时亦有驱邪的作用。如:佛教通常将围绕某一目的而举行的宗教集会,称为法会。为了超度水陆空三界亡灵而举行的法会,称作水陆空法会。因在三界中,以水陆二界众生最为痛苦,所以往往又简称为水陆法会。水陆法会坛场的布置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法事以内坛为主,佛像布置常以香花供养,力求庄严。《大法炬陀罗尼经》亦云:‘法师说法时,有罗剎女常来惑乱。是故说法处常须置如来像,香花供养,勿令断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天人以新白裹佛,以香花供养,满七日,盛以金棺,送出王宫」。《聊斋志异》卷八·钟生 :「倘得再生,香花供养有日耳。」。作为佛门一种重要的元素,花可谓无处不在。譬如,花是寺院环境的重要点缀,花木扶疏、环境优雅,在文人雅士和游客心目中留下了美好印象。「花」经常写作「华」,见于不少佛经和佛的名字中,并有着深刻的含义。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杂宝华严佛、金华佛、华生佛等。除此之外,「花」还多用于佛教的各种譬喻,既能描述佛国净土的美好和佛相的庄严,也有助于使深奥难懂的佛法变得简单易懂。佛经中更是记载了各种各样关于佛门中人与花的故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借花献佛」、「拈花微笑」、「天女散花」等等,这些都表明了佛教与花的深厚渊源。以花供佛作为重要的佛教传统之一,其由来还要从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与花的故事说起,即「借花献佛」这一典故的由来。据《佛本行集经》记载,佛陀在过去世是一名叫做云童的婆罗门弟子,他在莲花城碰到燃灯佛说法,便想以鲜花供养燃灯佛。然而,全城的鲜花早已被国王收购一空,云童千辛万苦才碰到一位婢女,手捧装有七枝优钵罗花的瓶子。他苦苦恳求,婢女为其虔诚之心所感动,以两人生生世世结好姻缘为条件,答应给云童五枝花,并另留两枝由其代为献佛。云童以花献佛后,燃灯佛便为他授记无量劫后必可成佛,佛号为「释迦牟尼」。以花供佛的故事在佛经中不胜枚举,如《撰集百缘经》中记载,有一位采花人将所采集的花做成花鬘供佛塔,死后得生天之报。《无量寿经》记载,无量寿佛说法时,有无量华香随风四散,自然供养不绝,一切诸天也齐持天上百千华香来供养佛。有的经典里还提到以香花供养佛菩萨所具有的功德,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云:若有众生,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花;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六者身常香洁;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盘。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种功德。可见,以花供佛的观念和做法在佛教发展早期就已十分盛行。这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福报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也传达了信仰者对美妙佛法的深切赞叹和虔诚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