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012 张大千 1954年作 谱声图 立轴

谱声图
拍品信息
LOT号 1012 作品名称 张大千 1954年作 谱声图 立轴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54.5×38cm 创作年代 1954年作
估价 8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1,84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
1.《二十世纪京津绘画》,第16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
2.《张大千精品集》(二),第336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题识】许州有一老僧,六十后,每睡熟,喉管有声,如鼓笙簧。州之伶人,俟其睡,谱之,皆合节奏。癸巳十二月,写于曼多洒,蜀人张大千爰。
【印文】张爰、三千大千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组》载,许州一老僧每睡熟后,喉间便有声如鼓簧,当地艺人将其鼾声谱曲演奏,广为流传。这个典故曾被许多画家取材作画,如清代华新罗就有《谱声图》传世。张大千的这幅作品,从画面看正是描绘的谱声的场景。画上老僧席地伏案而睡,一青年吹笙一青年拨阮,老僧睡态可掬,伶人聚精会神,亦庄亦谐,十分生动传神。画面没有任何背景装点,干净利落,特别符合老僧的酣睡和伶人谱声的环境需要,读者仿佛也可以听得到悦耳的音乐,加上清淡的笔墨,就有了士夫的风雅。
人物形态和衣着完全以唐人的铁线描绘就,运笔酣畅淋滴,构图简洁畅快,将画中高士悠闲雅逸的神态充分地表现出来,充分体现出张大千扎实的笔墨功力和高超的造型能力。从敦煌临摹回来之后,张大千的人物画深受唐代技法和绘画精髓的影响,在用笔上师法唐人铁线描的秀拔飘逸,在绘画后形式上追求得之自然的高古简拙在绘画追社则由「神」入「逸」,进入超逸的绘画高境。
此画作于1954年初,大千正旅居阿根廷曼多洒,翌年便移居巴西,应为阿根廷时期最后的作品之一,而此一故事似乎也未再重复创作,是画家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的特别之作。画中老僧面貌五官,脱胎于敦煌203窟西壁龛南侧的隋代壁画《维摩诘经变》,大千以细若游丝的线条描绘老僧面部皱纹,精细传神,另用强韧而略带顿挫的铁线描勾勒人物衣褶,强调反差,较四十年代的工笔人物画又多了几分变化。 师法古人而胜于古人的,蕴含了敦煌面壁所修成的高古气韵,画中高仕之眉目,传递出人物真性情,线条圆整而爽劲,敷色雅致,气息高古,风格虽仿自明末陈洪绶,但一变老莲画中的清冷,为大千所喜的怡然温暖,与陈老莲的古淡奇崛相较,画家的秀美本色显而易见。
此画犹是大风堂原裱式样,签题为大千嗣子葆罗所书「大千居士写许州老僧」,原应属张葆罗藏品。

予画幼承母训,稍长从仲兄善子学人马故实,先姊琼枝为写生花鸟。年十七出峡渡海,学染织于本西京,绘事遂键。二十岁归国,居上海,受业子衡阳曾夫子农霄、临川李夫子梅庵,学三代两汉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予尤效八大为墨荷,效石涛为山水,写当前景物,两师嗟许,谓可乱真。……予年六十,忽换目疾,视茫茫矣,不复能刻意为工,所作都为减笔破墨。世以为创新,目之抽象,予何尝新。破墨法固我国之传统,特人久不用耳……
——张大千
唯先生于予画素所激赏,因谓予曰:‘人物画一脉自吴道玄、李公麟后已成绝响,仇实父失之软媚,陈老莲失之诡谲,有清三百年,更无一人焉。’力劝予弃山水花竹专精人物,振此颓风。厥后西去流沙,寝馈于莫高、榆林两石室者,近三年,临摹魏、隋、唐、宋壁画几三百帧,皆先生启之也。
——张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