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073 林风眠 山景 镜框

山景
拍品信息
LOT号 1073 作品名称 林风眠 山景 镜框
作者 林风眠 尺寸 69×68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200,000-1,800,000 成交价 RMB 2,817,5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框
【出版】
1.《改革中国画的先驱者·林风眠》,内页,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10月。
2.《林风眠画集》,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1995年5月。
3.《’95 林风眠画展专辑》,图版29,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1995年7月。
【题识】林风眠
【印文】林风暝印
【展览】
1.「现当代中国水墨回望三十年(三)」,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11月,北京。
2.「林风眠个展」,中侨国货艺廊,1990年,香港。
3.「林风眠个展」,炎黄艺术馆,1992年10月,台湾。
4.「林风眠水墨画展」,台北国父纪念馆,1995年5月,台湾。
5.「林风眠个展」,炎黄艺术馆,1995年7月,台湾。
6.「山美术馆馆藏展」,山美术馆,2000年8月,台湾。

林风眠的风景画是他的一片私人天地。我们看到的风景已由画家的情感过滤,注入了他个人化、离群而近乎唯我的心境。他的风景画总是取材中国。在趋向中国化的路上,这些风景画便成了重要一环。我在谈论他的裸像画时已提及这点。山水是中国艺术中重要的类别,他偏重风景画,标志着他回归旧时代的中国视觉文化。1930至194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战争和革命的动荡岁月,林风眠的艺术风格和当时社会一样,亦发生转变。巨变过后,他的成熟风格便基本形成。我认为林风眠并非只是回归传统,他的后期作品明显融合了中西风格。西方的现代主义绘画虽刻意脱离早期艺术的桎梏,却巧合地与旧时代的中国画享有共同之处。两派均重视画家的绘画手工,强调笔触,题材反倒是次要的。开中西艺术如何进展到相似的历程不说,林风眠艺术的走向传统,使西方元素在他风格中占一席。林风眠作品的主观性不断增加,因为他经常接触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义,学习如何采用非写实的颜色来掀动情绪。他的风景画就是最佳证明。他大用色,絶对不是传统中国山水画的手法。林风眠的用色是他对现代中国绘画最大的个人贡献。大部分留学欧洲的中国画家,归国后均回避利用颜色的潜能。至于留居祖国的画家,因只透过复制品来学习西方艺术,更难掌握这门学问
林风眠不单把颜色擅用在风景书中,去营造情感,同时亦制造光暗效果。他对光的兴趣可在很多静物画中看到,对室内照明的问题均认真处理。林风眠常用逆光手法,把光源放在描绘物体的背后,这也是马蒂斯的绘画手法,林风眠的艺术实深受他的影响。马蒂斯习惯在观赏者看到的静物身后放置一个窗户,他喜以颜色表现光缓。这两位家还有另一点相似,就是把黑色视为一种颜色,而不会将它视为缺乏色彩时的代替品。马蒂斯于1946年便谈到自己钟情于黑色:“从前每当我对用色犹疑,便选黑色。黑色就是力量。我藉黑色简化构图。”在同一段谈话中,他说在1916年作品《摩洛哥人》便用了“璀璨如其他颜色的壮丽黑色
林风眠的风景画载负了画家和观赏者的茫然失措,大家因现代化而远离传统中国文化,但仍有牵挂那千丝万缕的心。将这些风景尽与他风格迥异的静物画相比,这种意味更见明显。林风眠的成熟时期静物画,一方面反映马蒂斯和后期综合立体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表现纯西方的题材,充满强烈的西方感,与他风景画中的中国韵味全然不同。他描绘的静物都是随手可得的,它们常置于前景的当眼处,均是可供吃喝的东西,带给观赏者极强的视觉、触觉和味觉刺激。相反地,他的风景画是一片隐遁天地,寂静深远。在那悄然无声的静物画上,室内的光线成了通向外界的唯一渠道。在那斗室空间内,林风眠的艺术找到了丰饶平和的感觉,足以弥补其他题材中的失落情怀。
—祈大卫《域外流放:林风眠摸索中西艺术之路》

调和中西
在艺术教育中,林风眠秉承蔡元培「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理念,提倡多元、开放的艺术创造,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其得意门生如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相继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的大师巨匠,而其公正不阿的学术态度,其高尚的人格与艺德,更堪称典范。
在艺术实践中,林风眠以宏观的历史视野充分审视中西方艺术,通过吸纳民间艺术并使之与西方现代艺术语言相融合,生成全新的视觉图像,藉以消解正统文人画,打造出穿越古今和中西界限的独特个人风格,从而将中国画从传统推向现代。
本季夜场所集林风眠精作涵盖了其早中晚各时期的花鸟、山水、人物,全面展现了林风眠中西融合的艺术理想,尤其专题中《打渔杀家》两帧,以崭新的视觉形式演绎了传统京剧的色彩、动作和情感,浓厚的色彩与抽象简洁的造型令京剧人物极具现代感;绘于1943年的《繁花禽鸟》以及作于七十年代的《梨花小鸟》,可以看出林风眠在构图和色彩运用的非凡造诣:在紧密的构图中,繁简疏密穿插的枝叶与层层迭迭盛开的小花作为背景,十数只说不出名字的小鸟——这种在真实自然界中找不到原型的意象,也是林风眠特有的,而与中国画传统象形的艺术要求亦极为凿枘——排坐在枝头花间,略成两两相望之势,令画幅油然而生一种只有充满亲情的家才有的温馨、温暖。寂静空灵的山水画也能在本专题中找到,《山景》是一片隐遁天地,寂静深远。在那悄然无声的静物画上,室内的光线成了通向外界的唯一渠道。在那斗室空间内,林风眠的艺术找到了丰饶平和的感觉,足以弥补其他题材中的失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