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9 张大千 1971年作 阔浦遥山图 立轴
LOT号 | 2549 | 作品名称 | 张大千 1971年作 阔浦遥山图 立轴 | ||
作者 | 张大千 | 尺寸 | 136×70cm | 创作年代 | 1971年作 |
估价 | 1,800,000-2,200,000 | 成交价 | RMB 5,750,000 | ||
材质 | 设色纸本 | 形制 | 立轴 | ||
【出版】 1.《华侨日报》,1971年12月15日版。 2.《华侨日报》,1971年12月18日版。 3. 《美术 五年级上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6月。 4.《艺术家(第九期)》图版16,艺术杂志社,1976年。 【题识】巨师阔浦遥山略变其意为之。爰。 【印文】得心应手、大千唯印大年、辛亥 【鉴藏印】逸斋秘籍 【说明】熊式一旧藏。熊式一(1902-1991),江西南昌人。笔名熊适逸等。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英文科,对戏剧有浓厚的兴趣,创作和翻译生涯以戏剧为始终。逸斋为著名剧作家熊式一斋名。 张大千自1969年秋间正式移居美国,迁入旧金山「可以居」,大概前后住了两年左右时间,期间曾因糖尿病发作,回到八德园修养了近半年。1971年底,张大千在卡米尔郊外著名的17英里湾景区购置环荜庵,扩建画室于1972年9月启用。本幅《阔浦遥山》题款中虽未见署年,但画幅右上角有纪年印「辛亥」,可知画作绘制时间在1971年,参照张大千的居所行踪,可知本幅《阔浦遥山》应是大千先生在美国「可以居」时所画。 「阔浦遥山」一词来自大千先生大风堂所藏的五代时期画家巨然名作《阔浦遥山》,张大千十分喜爱此件藏品,「当在《秋山问道》、《江山晓兴》之上,大风堂供养第一品」。并多次以此题材进行创作,并赠与友人。如1966年画赠李顺华夫妇的《阔浦遥山》册页、1981年画赠江兆申的《阔浦遥山》等等,十分精彩。 本幅画章法多变,近景为三株高耸直立的苍松,坡岸与山脉自左下蜿蜒而上,云气遮掩其间,中部山顶处,错落布置多间房屋,数株松树植列,远处层迭,点点帆船。视野十分开阔,俨然有一望千里之域。张大千以浓淡水墨泼洒晕扫,然后审度全幅的章法气势,传统山石勾皴出山脚坡岸,写出芦苇,局部薄染赭石,需要画家随机应变,审时度势的调整。何处泼染、何处皴擦、何处留白、何处造景,都是根据水墨赋予画面气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张大千这一类介于抽象与写像之间的绘画,由于并不刻意预设表现目标,故而留出可供观者充分发挥想象的丰富空间,而经由观赏者自由感受的实际参与,与画家共同完成画境的解析和诠释。此件虽自题参巨师意,但以自创泼墨并传统水墨融合而出,实为大千先生似古实新、融古开今之极具代表性的杰作。 画幅右下角钤盖「逸斋秘笈」,可知本幅曾为熊式一珍藏,熊式一(1902-1991),著名戏剧家、教育家、翻译家。原名熊适逸,号逸斋,江西南昌人,早在二十年代从北京高等师范英文科毕业后便开始了写作和翻译生涯,在郑振铎主编的《小说月刊》上发表小说剧作,并翻译了大量英国名著,如肖伯纳的《人与超人》、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等,徐志摩大为赏识,称之为中国研究英国戏剧第一人。于1932年底西渡英伦。翌年将《王宝钏》的故事,改写成英美人士能够接受的雅俗共赏的舞台剧《王宝钏》,在英伦剧院演出达两年之久,轰动国际。熊式一元曲巨著《西厢记》逐句逐字译成英文,受到学界高度评价。《西厢记》后来成为英美各大学中文系与亚洲研究所的教材。「七七事变」前后,熊式一先生正在国内,他与宋庆龄、郭沫若三人被推为全国文人战地工作团主席团,在上海招待各国记者,作大规模国际宣传。熊式一先生又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曾执教于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和美国夏威夷大学;1954年随林语堂到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教,受聘文学院院长,1955年4月离职。1962年赴香港创办私立清华书院,并任第一任校长。1980年代初从香港清华书院退休后,在台湾、香港、英国等地居住,1988年回台湾定居阳明山上。1990年还获得台湾文艺特别贡献奖。1991年8月2日再次从台北回大陆,9月15日病逝于北京。熊式一先生以文会友,广交中外名士,张大千、黄宾虹、徐悲鸿、刘海粟、梅兰芳、老舍都是他来往密切的朋友,许多画家都曾作画相赠。熊式一旧藏张大千泼彩《春山暮雪》曾于2019年秋以2300万元高价成交。 |